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四念癀

四念癀

《全国中草药汇编》:四念癀

药材名称四念癀

拼音Sì Niàn Huánɡ

别名龙吐珠、琉璃繁缕

来源报春花四念癀Anagallis arvensis L. var. coerulea (Schreb.)Gren. et Godr.,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福建、台湾及华南沿海。

性味苦、酸,温。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化腐生肌。用于鹤膝风;外用治疮疡,阴症。

用法用量鲜草1两,青壳鸭蛋1枚,酒水各半炖服。外用全草捣烂外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四念癀

药材名称四念癀

拼音Sì Niàn Huánɡ

别名龙吐珠、九龙吐珠(福建)。

出处福建

来源报春花科植物海绿全草

原形态海绿,又名:琉璃繁缕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无毛。茎丛生,分枝,有四棱,高10~30厘米,稍淡绿白色。单叶对生;卵形至狭披针形,长1~2.5厘米,宽5~15毫米,先端尖或稍钝,基部浑圆,全缘,纸质,无柄,包茎。花单生叶腋,花梗长2~3厘米,无苞;萼裂5片,线状披针形,长4~6毫米,锐尖;花冠通常青紫色,偶红色,直径1~1.3厘米,裂片5,倒卵圆形,展开,往往微有缘毛;雄蕊5,花丝有毛;子房上位,无毛,花柱丝状。蒴果球形,径约4毫米。种子暗棕色,密生瘤状突起。花期3~5月。

生境分部生于原野、田边、湿地。分布我国东南部。

性味味酸涩,无毒。(福建)

功能主治治一切毒蛇或狂犬咬伤,绞汁内服,渣敷患处;又治阴症疮疡及鹤膝风。(福建)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0.5~1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四念癀

药材名称四念癀

拼音Sì Niàn Huánɡ

别名海绿、龙吐珠、九龙吐珠

出处福建。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琉璃繁缕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agallis arvensis 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无毛。茎丛生,分枝,有四棱,高10-30cm,稍淡绿白色。单叶对生;无柄,包茎;叶片卵圆形至狭卵形,长1-2.5cm,宽5-15mm,先端尖或稍钝,基部浑圆,全缘,纸质。花单生叶腋;花梗长2-3cm,无苞;花萼裂片5枚,线状披针形,长4-6mm,锐尖;花冠辐状,长4-6mm,淡红色,裂片倒卵形,全缘或先端具啮蚀状小齿,具腺状小缘毛;雄蕊5,花丝有毛;子房上位,无毛,花柱丝状。蒴果球形,径约4mm。种子暗棕色,密生瘤状突起。花期3-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原野、田边、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皱缩。茎具4棱,直径约1mm,表面黄褐色,无毛。叶对生,多破碎,展平后呈卵形或阔椭圆形,长0.3-1.0cm,宽2-6mm,全缘,上面棕黄色,下面黄绿色,无柄。花单生于叶腋;花萼常深裂达基部,裂片5,披针形或钻形,花冠淡红色,5深裂。气微,味酸、涩。

化学成分地上部分含有正二十六烷(n-hexacosa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β-香树脂醇(β-amyrin),虫漆蜡酸(lacceric acid),丢香甙(rutin),海绿甙元(ana-galligenin),葡萄糖(glucose),阿拉伯糖(arabinose),木糖(xylose)[1]。还含海绿星甙(anagallisin)A、B、D、E[2]。根含皂甙及葡萄糖果糖甙[3],皂甙元为三萜化合物[4,5],其中有海绿灵(anagalline),经过氧化,可得海绿甙元酮(anagal-ligenone)B,再经过还原,可得海绿甙元(anagalligenin)B[6,7]。叶含甾醇(sterol),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7-燕麦甾烯醇(△7-avenasterol),二氢菠菜甾醇(dihydrospinasterol),β-谷甾醇,豆甾醇,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油酸(oleic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和亚麻酸(linolenic acid)[8]。

花含豆甾醇,β-谷甾醇,α-菠菜甾醇-3-葡萄糖甙(α-spinas-terol-3-glucoside),山柰酚(kaempferol),槲皮素(quercetin)和芸香甙(rutin)[9]。种子中含有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顺二十碳-9-烯酸(gadoleic acid),非皂化部分含有多量,的链烷醇(alkanol)、豆甾醇和β-谷甾醇[10]。

该植物还含海绿甾甙(arvenin)Ⅰ、Ⅱ、Ⅲ 、Ⅳ[11,12],海绿甙(anagalloside)A、B、C和去葡萄糖海绿甙(deglucoanagalloside)A、B[13]。

药理作用其提取物中仅有某些部分有抗真菌(Helminthosporiummaydis)作用。

毒性对牲畜(羊)的毒性差异颇大,其原因不明。

性味苦;酸;性温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活血解毒。主鹤膝风;阴证疮疡;毒蛇及狂犬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15-30g;或捣汁。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临床应用治一切毒蛇或狂犬咬伤,绞汁内服,渣敷患处;又治阴症疮疡及鹤膝风。(福建)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催吐白薇

    药材名称催吐白薇来源萝藦科催吐白薇Cynanchum vinceto xicum (L.) Pers.,以根、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四川、云南。功能主治根的制剂有催吐作用。种子抽提物对心脏有类似“羊

  • 迭裂黄堇

    药材名称迭裂黄堇拼音Dié Liè Huánɡ Jǐn英文名Thickwing Corydalis别名厚翅紫堇。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迭裂黄堇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

  • 金瓜

    药材名称金瓜拼音Jīn Guā别名老苦瓜、野鼠瓜、天花粉、老鼠瓜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金瓜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ymnopetalum chinense(Lour)Merr.[Eoon

  • 苦竹根

    《中药大辞典》:苦竹根药材名称苦竹根拼音Kǔ Zhú Gēn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苦竹的根茎。功能主治《食疗本草》:"大下心肺五脏热毒气。细锉一斤,水五升,煮取汁一升,分

  • 大叶桉叶

    《中药大辞典》:大叶桉叶药材名称大叶桉叶拼音Dà Yè ān Yè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大叶桉的叶。秋季采收,阴干。原形态大叶桉,又名:蚊仔树。常绿乔木,

  • 棕榈叶

    《中药大辞典》:棕榈叶药材名称棕榈叶拼音Zōnɡ Lǘ Yè出处《现代实用中药》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棕榈皮"条。化学成分参见"棕榈皮&

  • 羊屎果

    药材名称羊屎果拼音Yánɡ Shǐ Guǒ别名十年果、麻栗、山蒲桃、野冬青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乌墨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cunini (L.) Skeels [Myr

  • 白梅花

    药材名称白梅花拼音Bái Méi Huā别名绿萼梅(《纲目拾遗》),绿梅花(《药材学》)。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花蕾。1~2月间采集含苞待放的花蕾,摊置席上,晒干。雨天可

  • 臭藤子

    药材名称臭藤子拼音Chòu Ténɡ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毛木防己Cocculus orbiculatus(L.)DC.var.mollis(Wall.exHook.F.etThoms)Ha

  • 匙叶黄杨

    药材名称匙叶黄杨拼音Chí Yè Huánɡ Yánɡ别名石黄杨、万年青。来源药材基源:为黄杨科植物雀舌黄杨的根、叶或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xus bodinieri Levl.采收和储藏:根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