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土瓜狼毒

土瓜狼毒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瓜狼毒

药材名称土瓜狼毒

别名金丝矮陀陀

来源大戟大戟属植物土瓜狼毒Euphorbia pinus Levl.,以根入药。夏秋采集,晒干。

性味微辛、甘,平。有大毒。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止痛,通便。用于风湿关节痛,胃痛,痛经,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1~3分。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土瓜狼毒

药材名称土瓜狼毒

拼音Tǔ Guā Lánɡ Dú

英文名Root of Yunnan Euphrbia

别名鸡肠狼毒、隔山龙、顺水石、大萝卜、一把香、细狗闹花。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土瓜狼毒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phorbia prolifera Buch.Ham.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晒干。

原形态土瓜狠毒 多年生宿根草本,高16-30cm。全株含白色乳汁。主根肥大呈长圆锥状,长约15cm,直径2.5-4cm,鲜时外皮褐色,断面白色,形似土瓜,故俗称“土瓜狠毒”。茎丛生,上部有分枝。单叶互生;无柄或具短柄;叶片条形,长6-36mm,宽1.5-5mm,先端钝或圆,基部渐狭,全缘内卷,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或粉紫色。杯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近顶腋生,具4-6伞梗,呈伞形排列,基部有5枚卵状椭圆形苞片,每枝再分1-4小枝,基部具4枚阔卵形苞片,对生如十字形。总苞内有多数雄花,具雄蓝1枚;中间有1雌花,具1雌蕊,子房3室,花柱3。蒴果三棱状球形,黑褐色,表面具极小疣状突起;种子倒卵状近球形,有明显的种阜,种皮棕褐色,有白色花斑纹饰。花期春、夏。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向阳的山坡草地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呈长棒形,弯曲或扭曲,长5-15cm,直径0.7-1.5cm。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质轻,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气微,粉末则呛鼻。味微苦,有持久刺激性。

炮制取根洗净,放入火灰中偎熟,取出,用淘米水浸泡两日,再蒸一小时,切片晒干。

性味味苦;辛;温;大毒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利水;通便;行气;散瘀;杀虫;解毒。主水肿;便秘;食积;胃痛;跌打损伤;骨折;疥癣;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冲服,0.3-0.6g;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熬膏敷。

各家论述滇南本草》:推胃中年久积滞,下气。治胃气疼痛,食积结滞,消水肿,破血积,打虫积,打痰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独叶山兰

    药材名称独叶山兰拼音Dú Yè Shān Lán别名山茨菇、小白芨、山慈菇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小山兰的假鳞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eorchis foliosa Lindl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挖

  • 仙百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仙百草药材名称仙百草来源菊科仙百草Aster tubinatus S. Moore var. chekiangensis C. Ling, mss.,以根入药。原形态本变种与正种区

  • 驴耳朵草

    药材名称驴耳朵草别名狗舌头、狗舌头草、驴耳朵来源菊科风毛菊属植物驴耳风毛菊Saussurea glomerata Poir.,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外用

  • 长圆叶艾纳香

    药材名称长圆叶艾纳香别名大黄草、大红草、白叶来源菊科长圆叶艾纳香Blumea oblongifolia Kita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化学成分全草含生物碱、酚性物质、甾醇、黄酮类。药理作用抑

  • 大羊角瓢

    药材名称大羊角瓢别名老君须、雪里蟠桃、婆婆针线包、川白薇、瓢儿瓜、竹灵消来源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大羊角瓢Cynanchum inamoenum (Maxim.) Lose.,以根及根状茎入药。夏秋采挖,

  • 红活麻

    药材名称红活麻别名荨麻、火麻草来源荨麻科蝎子草属植物掌叶蝎子草Girardiana heterophylla Decne.和荨麻属植物湖北红活麻Urtica dentata Hand.-Mazz.,以

  • 酢浆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酢浆草药材名称酢浆草别名酸浆草、酸酸草、斑鸠酸、三叶酸来源酢浆草科植物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 L.的全草。四季可采,以夏秋有花果时采药效较好,除去泥沙,晒干。性

  • 地朝阳

    药材名称地朝阳拼音Dì Zhāo Yánɡ别名棉毛倒提壶、鬼马石、倒提壶、野葵花、野烟、野叶子烟、挖耳子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棉毛尼泊尔天名精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pesium nep

  • 罗汉松叶

    《中药大辞典》:罗汉松叶药材名称罗汉松叶拼音Luó Hàn Sōnɡ Yè别名江南柏叶、江南侧柏叶(《广东中药》Ⅱ)。出处《广东中药》Ⅱ来源为竹柏科植物短叶土杉或土杉的枝

  • 朴树皮

    《中药大辞典》:朴树皮药材名称朴树皮拼音Pò Shù Pí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榆科植物朴树的树皮。夏季采。原形态朴树,又名:沙朴、青朴、拨树、千粒树、朴榆、桑仔、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