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地肤苗

地肤苗

《中药大辞典》:地肤苗

药材名称地肤苗

拼音Dì Fū Miáo

出处《别录》

来源为藜科植物地肤嫩茎叶

性味苦,寒。

①《本草图经》:"叶:苦,寒,无毒。"

②《救荒本草》:"叶:味甘。"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治赤白痢,泄泻,热淋,目赤,雀盲,皮肤风热赤肿。

①《别录》:"捣绞取汁,主亦白痢;洗目,去热暗、雀盲、涩痛。苗灰主痢亦善。"

②《本草图经》:"主大肠泄泻。止赤白痢,和气,涩肠胃,解恶疮毒。"

③《纲目》:"煎水日服,利小便诸淋。"

④《本草备要》:"叶:作浴汤,去皮肤风热丹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捣汁。外用:捣汁涂或煎水洗。

复方①疗淋:地肤草二七把,以水二升煎之。亦可长服。(《范汪方》)

②疗小便数多,或热痛酸楚,手足烦疼:地肤草三两,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产乳集验方》)

③治眼为物所伤,或肉胬:生地肤苗五两,净洗,捣绞取汁,瓷盒中盛,以铜箸频点目中。冬月以干者,煮汁点之。(《圣惠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地肤苗

药材名称地肤苗

拼音Dì Fū Miáo

别名扫帚苗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地肤的嫩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ochia scparia(L.) Schrad[Chenopodi-um scoparium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割取嫩茎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约50-150cm。茎直立,多分枝,淡绿色或浅红色,生短柔毛。叶互生;无柄;叶片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7cm,宽3-7mm,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无毛或有短柔毛;通常有3条主脉;茎上部叶较小,有一中脉。花单个或2个生于叶腋,集成稀疏的穗状花序;花下有时有锈色长柔毛;花小,两性或雌性;黄绿色,花被片5,近球形,基部合生,果期背部生三角状横突起或翅,有时近扇形;雄蕊5,花丝丝状;花柱极短,柱头2,丝状。胞果扁球形,果皮与种子离生,包于花被内。种子1颗,扁球形,黑褐色。花期6-9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荒野、田边、路旁,栽培于庭园。

资源分布:几遍布全国。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分枝较多,黄绿色,具条纹,被白色柔毛。叶互生,多脱落;展平后呈狭长披针形,长3-6cm,宽0.4-0.6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成短柄,全缘,被短柔毛,边缘有长柔毛,通常具3条纵脉。花多1-2,腋生;花被片5,黄绿色;雄蕊5,伸出于花被外。质柔软。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含哈尔满(harman),哈尔明碱(harmine)[1],钙、镁、铁、锌、铜、磷等元素[2]。

性味苦;性寒

归经肝;脾;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主赤白痢;泄泻;小便淋痛;目赤涩痛;雀盲;皮肤风热赤肿,恶疮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9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汁涂。

各家论述1.《纲目》:地肤苗叶,能益阴气,通小肠,无阴则阳无以化,亦东垣治小便不通用黄蘖、知母滋肾之意。煎水日服,利小便诸淋。

2.《别录》:捣绞取汁,主赤白痢;洗目,去热暗、雀盲、涩痛。苗灰主痢亦善。

3.《本草图经》:主大肠泄泻,止赤白痢,和气,涩肠胃,解恶疮毒。

4.《本草备要》:叶:作浴汤,去皮肤风热丹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麻鱼胆

    药材名称麻鱼胆拼音Má Yú Dǎn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厚唇重唇鱼的胆囊。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Diptychus(Gymnodiptychus)pachycheilus(Herzenstein

  • 奶浆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奶浆果药材名称奶浆果拼音Nǎi Jiānɡ Guǒ别名异叶榕、大山枇杷、牛奶子、大斑鸠食子来源桑科奶浆果Ficus heteromorpha Hemsl.,以果入药。生境分部长江流

  • 小花黄堇

    药材名称小花黄堇拼音Xiǎo Huā Huánɡ Jǐn别名黄堇来源罂粟科小花黄堇Corydalis racemosa (Thunb.) Pers.,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中

  • 小花老鼠簕果

    药材名称小花老鼠簕果拼音Xiǎo Huā Láo Shǔ Lè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小花老鼠簕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nthus ebracteatus Vahl.采收和储藏:果

  • 荠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荠菜药材名称荠菜拼音Jì Cài别名枕头草、粽子菜、三角草、荠荠菜、菱角菜、地菜、上巳菜来源十字花科荠菜属植物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

  • 野芫荽

    药材名称野芫荽拼音Yě Yuán Suī别名假芫茜、香信、番香茜、山芫荽、番鬼芫茜、大芫荽、德马炸锁、阿瓦芫荽、日本芫荽、洋芫荽、刺芫荽、假芫荽、节节花、野香草、侧香荽、竻芫茜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

  • 蟹爪兰

    药材名称蟹爪兰拼音Xiè Zhǎo Lán别名蟹足霸王鞭、锦上添花出处始载于《广州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蟹爪兰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lumbergera truncata

  • 棕榈根

    药材名称棕榈根拼音Zōnɡ Lǘ Gēn别名棕树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achycarpusfortunei(Hook.)H.Wend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

  • 铺地罗伞

    药材名称铺地罗伞拼音Pū Dì Luó Sǎn别名贴地空、嗽痨草、落地金牛、毛虫药、毛虫药公、老虎舌、毛脚皮皮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莲座紫金牛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prim

  • 草乌头

    《中药大辞典》:草乌头药材名称草乌头拼音Cǎo Wū Tóu别名堇(《庄子》),芨(《尔雅》),乌头、乌喙、奚毒(《本经》),鸡毒(《淮南子》),茛、千秋、毒公、果负、耿子、帝秋(《吴普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