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堵喇

堵喇

药材名称堵喇

拼音Dǔ Lā

别名化血丹、紫草乌、黔主解、草乌藤乌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紫乌头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episcopale Levl

采收和储藏:秋年来挖,除去残望及泥土,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紫乌头,多年生草本。块根倒圆锥形,长约5cm,直径约1.8cm。茎缠绕,有分枝,上部疏被伸展的或反曲的短柔毛。叶互生;叶柄与叶片近等长,被反曲的短柔尾与叶片近等长,被反曲的短柔毛,或几无毛;茎中部叶的叶片五角形,长7.5-10cm,宽10-15.5cm,基部心形,3裂达基部或近基部,中央全裂片菱形,近羽状深裂,侧全裂片斜扇形,一回侧裂片不达基部,二回裂片3-4对,全缘或具1-3小裂片,两面疏被短柔毛或无毛。总状花序有3-8朵花;花序轴和花梗密被淡的色短桌上或微硬毛;苞片线形;花梗长1.5-4cm;小苞片生花梗中部或下部,狭线形,长3-8mm,宽0.3-0.5mm,密被短柔毛。花两性,两侧对称;萼片5,花瓣状,蓝紫色,上等片高盔形,高1.7-2.4cm,下缘长1.5-1.6cm,与外线形成向下展的喙,侧萼片长1.2-1.4cm,外面密被短柔毛;花瓣2,唇长4.5-6mm,微凹,距长约3mm,向后弯曲,无毛;雄蕊多数,花丝全缘或有2小齿,无毛;心皮5,无毛或上部疏生短毛。蓇葖果长1.1-1.8cm,无毛。种子多数,三棱形,长2.5-3mm,密生横膜翅。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400-3200山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西南部、贵州本部、云南西北部和东北部。

性状性状鉴别 根圆锥形,长5-7cm,直径1-2cm。表面黑褐色,极为皱缩,具多数粗纵沟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而紫黑色,略可见环状形成层。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后生皮层为2-3列细胞;皮层细胞4-5列,均不规则形,间有多数石细胞。形成层环于根上段、中段为六角形,下段略呈六边形。木质部束中的导管1-2列,形成层的角隅大多呈V字形排列。中央为随部。

粉末特征:1.石细胞长条形、梭形、类方形或不规则形,长48-137μm,直径28-44μm,纹孔及孔沟明显。2.淀粉粒均为单粒,长圆形、棒锤形、瓜子形或细条状、长10-36μm,直径5-28μm,脐点均不明显,少数可见层纹。

化学成分块根含乌头诺辛(aconosine),鹤乌碱(scopaline),紫乌生碱(episcopalisine),此乌生宁碱(episcopalisinine),紫乌亭碱(episcopalitine),紫乌定碱(episcopalidine),紫草乌头乌甲(delavaconitine A)汗乌碱(yunaconitine),准蓝尔乌头碱(songorine),塔拉胺(talatisamine),14-乙酰塔拉胺(14-acetyltalatisamine),塔拉胺(talatisamine),14-乙酰塔拉胺(14-acetyltalatisamine),异叶乌头定碱(heterophylloidine),去乙酰异叶乌头定碱(deacetylheterophylloidine)。

药理作用1.对心脏作用,紫乌碱与乌头碱结构相似,但其致心律失常作用较乌头碱弱600倍,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可明显拮抗乌头碱所致心律失常作用。紫乌碱高浓度时使大鼠离体心房心率减慢,心收缩力增强,5×10(-3)mol/L紫乌生碱右明显拮抗1.25×10(-4)mol/L乌头碱的增加心率、降低心缩力作后静注乌头碱所致心律不齐,而腹腔注射乌头碱后15min静注紫乌生碱10mg/kg,其抗乌头碱作用更佳,可明显减少乌头碱所致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死亡。

2.局部麻醉作用,1%紫草乌头碱溶液表面麻醉作用约为可卡因的2倍,家兔角膜麻醇可维持40-60min。

3.镇痛作用,紫草乌头碱的镇痛作用较粉防已碱强而弱于吗啡。

4.毒性,紫草乌头碱的小鼠皮下和静脉注射LD50分别为106mg/kg和28mg/kg;给麻醉犬静脉注射10-12mg/kg能使其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呼吸停止而死亡。

鉴别理化鉴 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1g、加10%氨溶液1ml,乙醚10ml,冷浸24h,滤过。滤波挥干.残渣用二氯中烷洗入1ml容量瓶定容,作为样品溶液。另取滇乌碱、塔拉乌头胺制成各1mg/1ml二氯甲烷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在高效硅胶GF254薄层极上点样品和对 照品溶液各3pl,以环己烷-乙酸乙酯-二乙胺(8:1:1)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碘化铋钾、碘化钾碘试液等容混合液显色,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谱相应位置相同颜色的斑点。

性味味辛;性热;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湿;解毒;醒酒。主风湿骨痛;跌打伤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醋、酒磨涂。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咸秋石

    :咸秋石药材名称咸秋石来源用食盐与泉水煎熬而成。性味咸,寒。功能主治滋阴退热。适用于骨蒸劳热,咽痛,口疮等症。用法用量一钱至二钱,煎服。《中华本草》:咸秋石药材名称咸秋石拼音Xián Qiū Shí出

  • 金猫头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猫头药材名称金猫头别名滑野蚕豆、野蚕豆、小红药、化血丹、灵芝草[云南红河]来源玄参科胡麻草属植物大花胡麻草Centranthera grandiflora Benth.,以根入药

  • 岩泽兰

    药材名称岩泽兰拼音Yán Zé Lán别名天青地红、自来血、血经草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岩泽兰的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亚灌木。茎匍匐,红褐色,节处生根,上部

  • 心叶忽布

    药材名称心叶忽布拼音Xīn Yè Hū Bù别名啤酒花、心叶蛇麻来源桑科心叶忽布Humulus lupulus L. var. cordifolius Maxim.,以花入药。生境

  • 梨皮

    《中药大辞典》:梨皮药材名称梨皮拼音Lí Pí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或秋子梨等的果皮。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凉,味甘涩,无毒。"功能主治清

  • 跳皮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跳皮树药材名称跳皮树拼音Tiào Pí Shù来源木犀科锈毛白枪杆Fraxinus ferruginea Lingelsh.,以树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

  • 鹿寿草

    药材名称鹿寿草拼音Lù Shòu Cǎo别名鹿寿茶、鹿衔草(《陕西中药志》)。出处《陕西中药志》来源为鹿蹄草科植物日本鹿蹄草的全草。夏末采收,取全草晒干。原形态多年生常绿草本。茎直

  • 大散血

    药材名称大散血拼音Dà Sàn Xuè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小前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japonica Thunb.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全株被灰褐色多细胞柔毛。茎细弱,

  • 辣子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辣子草药材名称辣子草拼音Là Zi Cǎo别名向阳花、珍珠草、铜锤草来源菊科辣子草Galinsoga parviflora Cav.,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江西、四川

  • 三楞草

    《中药大辞典》:三楞草药材名称三楞草拼音Sān Lénɡ Cǎo别名三轮草,见骨草、四方草(《分类草药性》)。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莎草科植物碎米莎草的全草或带根全草。8~9月抽穗时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