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壁钱幕

壁钱幕

《中药大辞典》:壁钱幕

药材名称壁钱幕

拼音Bì Qián Mù

别名壁茧(《本草拾遗》),白蟢窠(《海上方》),壁钱窠幕、白蛛窠(《纲目》),壁蟢窠(《外科全生集》),喜儿窠(《温热经纬》),壁钱茧(《陆川本草》),壁蚕茧(《药材学》)。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壁钱科动物壁钱卵囊。秋季采集。择墙壁上者,揭下,晒干。

生境分部各地均有。

性状本品呈薄膜状,形圆而扁,色白,致密;表面平滑,有绢丝样光泽,里面常附着少数蜕壳。质韧,体轻。以干燥、洁白,有光泽者为佳。

功能主治治烂喉痧,喉痹,乳蛾,牙痛,疔疮,创伤出血,呕逆,咳嗽。

①《本草拾遗》:"主小儿呕吐逆,取二七(枚),煮汁饮之。"

②《纲目》:"治产后咳逆,三五日不止欲死者,取三、五个煎汁呷之,良。又止金疮诸疮出血不止,及治疮口不敛,取茧频贴之。止虫牙痛。"

③《医林纂要》:"敷刀伤、击伤,止血、生肌、定痛。"

④《苏州本产药材》:"治喉痹、乳蛾、重舌。"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外用:研末敷或吹喉。

复方①治烂喉痧:壁钱窠二十个(焙,土壁砖上者可用,木板上者不可用),西牛黄五厘,冰片三厘,真珠三分,人指甲五厘,象牙屑三分(焙),青黛六分(去灰脚净)。共为极细末。吹患处。(《金匮翼》锡类散)

②治牙疼:以乳香入白蟢窠内,用绵纸包烧为灰,丸之,纳疼处,或以好醋含漱,亦效。(《海上方》)

③治各种疔疮:壁钱卵囊,蘸麻油贴患处。如已溃破有浓汁,不蘸麻油,干贴亦可。(《泉州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壁钱幕

药材名称壁钱幕

拼音Bì Qián Mù

英文名spider cocoon

别名壁茧、壁钱窠幕、白蛛窠、壁蟢窠、壁蟢窝、蟢蛛窝、喜儿窠、壁钱茧、壁蚕茧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壁钱科动物华南壁钱和北国壁钱的巢及卵囊。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Uroctea compactilis(L.Koch)2.Uroctea Lesserti Schenke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集,择墙壁上者,揭下,晒干。

原形态1.华南壁钱,体扁平,全体密生细毛。头胸部的横径长过直径。头的背面有4对单眼,分为2列。胸甲广阔,心形,腹部亦似心形。体灰褐色,背面有一圈不规则的浅黄色斑纹;背正中央有4个黑褐色圆斑,周缘白色。头胸部浅棕色。有4对长脚,颜色较头部略浅。腹部灰黑色。腹面有生殖孔,上有生殖板覆盖。尾端有疣状突起的纺锤突,内通纺绩腺,能分泌粘液而抽丝。

2.北国壁钱,体长8-11mm,全体深褐色,雌蛛大于雄蛛。头胸部短于腹部,深褐色,略呈肾形,宽度大于长度。腹部颜色较深,略呈五角形,长度大于宽度,其上有7个黄白色圆形斑点。步足深褐色,粗健。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活于老住宅的墙壁、屋角、门背等地方。结扁圆如钱币的白色网,网周引出许多放射状触丝,昼伏夜出,捕食昆虫。

2.生活于屋角、窗角和墙壁等处。结巢略呈圆形,巢分两层为其产卵及隐蔽之所,白天隐匿巢中,夜出捕食昆虫。

资源分布:1.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2.分布于东北、华北及内蒙古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呈薄膜状,扁圆形,白色,致密。表面平滑,有绢丝样光泽,里面常附有少数蜕壳。体轻,质韧。气微,味淡。以干燥、洁白、有光泽者为佳。

性味味咸;苦;性平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敛疮。主喉痹;乳蛾;牙痛;鼻衄;外伤出血;疮口不敛;呕吐;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枚。外用:适量,贴敷或研末吹患处。

注意1.治烂喉痧:壁钱窠二十个(焙,土壁砖上者可用,木板上者不可用),西牛黄五厘,冰片三厘,真珠三分,人指甲五厘,象牙屑三分(焙),青黛六分(去灰脚净)。共为极细末。吹患处。(《金匮翼》锡类散)2.治牙疼:以乳香人白XI窠内,用绵纸包烧为灰,丸之,纳疼处,或以好醋含漱,亦效。(《海上方》)3.治各种疔疮:壁钱卵囊,蘸麻油贴患处。如已溃破有浓汁,不蘸麻油,干贴亦可。(《泉州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主小儿呕吐逆,取二七(枚),煮汁饮之。

2.《纲目》:治产后咳逆,三五日不止砍死者,取三、五个煎汁呷之,良。又止金疮诸疮出血不止,及治疮口不敛,取茧频贴之。止虫牙痛。

3.《医林纂要》:敷刀伤、击伤,止血、生肌、定痛。

4.《苏州本产药材》:治喉痹、乳蛾、重舌。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油桐子

    《中药大辞典》:油桐子药材名称油桐子拼音Yóu Tónɡ Zǐ别名桐子(《纲目》),桐油树子(《岭南采药录》),高桐子(《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油桐果(《福建民间草药》)。出处《纲

  • 黄秋葵叶

    药材名称黄秋葵叶拼音Huánɡ Qiū Kuí Yè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刚毛黄秋葵的叶。性味①《贵州草药》:"苦,平。"②《云南中草药

  • 石燕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燕药材名称石燕拼音Shí Yàn别名燕子石来源古生代蠕形动物石燕科石燕Spirifer sp.或中国石燕Cyrtospirifer sinensis Gr.(

  • 石长生

    药材名称石长生拼音Shí Chánɡ Shēnɡ别名丹草、长生草、丹沙草、生肌草、石中珠、岩浮萍、猪毛七、水猪毛七、猪鬃草、猪毛脚筋草出处石长生,始载于《本经》,一名丹草,列入下品。1.《别录》云:“

  • 麝香壳

    《中药大辞典》:麝香壳药材名称麝香壳拼音Shè Xiānɡ Ké别名臭子壳、麝壳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鹿科动物麝的香腺囊的外皮。将香腺囊对剖,取去麝香,剩下的外壳,干燥后即成。生

  • 无缝珠

    药材名称无缝珠别名吐血莲来源真菌类无孢霉群无缝珠Sclerotium sp.,以菌核入药。生境分部生于海拔500~900米高处的山坡地下,坡面多生密林,沿坡度走向蔓延生长,或沿树根而生,深度多在12~

  • 番木瓜叶

    《中药大辞典》:番木瓜叶药材名称番木瓜叶拼音Fān Mù Guā Yè出处《中国树木分类学》来源番木瓜科植物番木瓜的叶。化学成分叶含番木瓜碱、ψ-番木瓜碱、维生素E_36毫克%。功

  • 拐枣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拐枣七药材名称拐枣七拼音Guǎi Zǎo Qī别名大叶老鼠七、乌筋七来源罂粟科荷青花属植物荷青花Hylomecon japonica (Thunb.) Prantl et Kund

  • 芒果核

    药材名称芒果核拼音Mánɡ Guǒ Hé英文名Mango seed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杧果Mangifera indica L.的果核。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ngife

  • 蓝花绿绒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蓝花绿绒蒿药材名称蓝花绿绒蒿来源罂粟科蓝花绿绒蒿Meconopsis henrici Franc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苦、涩,微温。功能主治镇痛调经,活血散瘀。主治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