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夜花藤

夜花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夜花藤

药材名称夜花藤

拼音Yè Huā Ténɡ

别名吼喃浪[傣语]

来源防己夜花藤Hypserpa nitida Miers,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福建、广东、广西。

性味微苦,凉。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消炎利尿。主治咳血,咯血,吐血,便血,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3~5钱,水煎服。外用研粉敷。本品配雅红隆(锡生藤)研粉外用,止血效果好。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夜花藤

药材名称夜花藤

拼音Yè Huā Ténɡ

别名吼喃浪(傣名)。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防己科植物夜花藤全株。全年可采。

原形态常绿木质藤本。嫩枝被柔毛,老枝无毛,灰褐色,有多数细条纹。叶近革质,互生,卵状椭圆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先端急尖,基部钝,长5~8厘米,宽3~5厘米,无毛或沿中脉被疏柔毛,全缘或呈微波状,基出脉3条;叶柄长5~12毫米。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成腋生聚伞花序,由3~5朵花组成,长达1厘米;雄花黄色,萼片8~10,外轮2~3,中轮2,内轮4~5,花瓣4~5,雄蕊5~6;雌花序通常退化,仅具1花;雌花萼片及花瓣与雄花的相似,无退化雄蕊,心皮2。果序仅具1个核果,核果近球形。花、果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于河岸、林边灌木丛中。分布云南、广东、福建等地。

性味微苦,凉。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消炎,利尿。治咳血,吐血,便血,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研粉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夜花藤

药材名称夜花藤

拼音Yè Huā Ténɡ

英文名Herb of Shining Hypserpa

别名吼喃浪。

出处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夜花藤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pserpa nitida Miers.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切段,果干。

原形态夜花藤 常绿木质藤本。老枝灰褐色,无毛,有多数细条纹。嫩枝绿色,被柔毛。叶互生;叶柄柄长5-20mm;叶片纸质至近革质,长椭圆形或椭圆形,长4-10cm,宽3-5cm,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钝或圆,两面无毛或有时脉上被毛,基出脉3条。雄花序腋生,由3-10余朵花组成聚伞花序,长1-3cm,被柔毛;雄花萼片7-11,自外向内渐大,最里面的长1.5-2mm;花瓣4-5,近倒卵形;雄蕊5-10,花丝分离或基部合生;雌花序常退化,仅具1-2朵花,心皮常2个。核果黄色或橙红色,近球形,稍扁,内果皮骨质,长5-6mm,两侧有放射状排列的小横肋状雕纹。花、果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中、林缘灌丛中或河边。

资源分布:分布云南、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等地。

化学成分含无羁萜(friedelim)。根含异小檗胺(lima-cine)、防已诺林碱(fangchinoline)。

性味微苦;凉

归经肺;肝;大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主咳血;吐血;便血;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粗棕竹根

    药材名称粗棕竹根拼音Cū Zōnɡ Zhú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粗棕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pis robusta Burret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挖出须根,洗净,晒干。原

  • 杜梨

    药材名称杜梨拼音Dù Lí别名棠梨、海棠梨、野梨子、土梨来源蔷薇科杜梨Pyrus betulaefolia Bunge,以树皮、果实入药。生境分部辽宁、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甘肃

  • 云南野砂仁

    药材名称云南野砂仁别名滇草蔻来源姜科云南野砂仁Alpinia blepharocalyx K. Schum.,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燥湿,祛寒,暖胃,健胃。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锯齿王

    《全国中草药汇编》:锯齿王药材名称锯齿王别名锯叶竹节树、百六齿、叶上花、鱼骨木、铁巴掌来源红树科锯齿王Carallia diplopetala Hand.-Mazz.,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

  • 蛇菰

    药材名称蛇菰别名角菌、铺地开花来源蛇菰科蛇菰属植物蛇菰Balanophora japonica Makino,以全草入药。夏季采,洗净晒干。性味苦、涩,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咳嗽吐血,血

  • 西南小阴地蕨

    药材名称西南小阴地蕨拼音Xī Nán Xiǎo Yīn Dì Jué别名西南阴地蕨来源药材基源:为阴地蕨科植物薄叶阴地蕨的全草或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epteridium daucifoliu

  • 白接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接骨药材名称白接骨拼音Bái Jiē Gǔ别名接骨草、玉接骨、接骨丹、金不换、橡皮草、白龙骨、六厘草、猢狲节根、血见愁[浙江]来源爵床科白接骨属植物白接骨Asystas

  • 小果倒地铃

    药材名称小果倒地铃拼音Xiǎo Guǒ Dǎo Dì Línɡ别名炮卜草、金丝苦楝、三角泡、三角藤、包袱草、倒地铃(《广西中草药》),粽仔草、尪子目珠(《福建中草药》)。出处《常用

  • 薄荷油

    《中药大辞典》:薄荷油药材名称薄荷油拼音Bò He Yóu出处《重庆堂随笔》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薄荷或家薄荷的鲜茎叶经蒸馏而得的芳香油。性状为无色至淡黄色或绿黄色的油状液体,具有纯馥的

  • 凤仙透骨草

    药材名称凤仙透骨草拼音Fènɡ Xiān Tòu Gǔ Cǎo别名透骨草、凤仙梗、凤仙花梗、凤仙花秸、凤仙花杆出处本品原植物形态描述始见于《救荒本草》,名“小桃红”。《本草正》云:“(凤仙花)善透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