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大山黧豆

大山黧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山黧豆

药材名称大山黧豆

别名茳茫香豌豆、山豇豆

来源豆科大山黧豆Lathyrus davidii Hance,以种子入药。

生境分部东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

功能主治镇痛。主治子宫内膜炎及痛经。

用法用量0.4~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大山黧豆

药材名称大山黧豆

拼音Dà Shān Lí Dòu

英文名all grass of David vetchling

别名茳芒山黧豆、大豌豆

出处始载于《东北植物检索表》。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茳芒豌豆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thyrus davidii Hance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后采收,晒干。

原形态茳芒豌豆多年生草本,高80-100cm。茎近直立或斜升,圆柱状。叶直生;托叶大,半箭头形,全缘或下缘稍有锯齿;偶数羽状复叶,小叶6-8片,上部叶轴顶端常具分歧的卷须,下部叶轴多为单一的卷须或成长刺状;小叶片卵形或椭圆形,有时为菱状卵形或长卵形,长4-10cm,宽1.5-6cm,先端钝或圆形,具短刺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两面无毛,下面带苍白色;叶脉网状。总状花序腋生,通常有花10余朵;萼钟形,萼齿三角形至锥形,花黄色,长1.6-2cm,雄蕊10,二体,子房无毛。荚果条形,两面膨胀,长6-10cm,宽约5mm,无毛。种子多数,近球形,径约3mm。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下或林缘、草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甘肃、山东、河南等地。

性味辛;温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主痛经;有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种子:有镇痛的功能。用于子宫内膜炎及月经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金刚一棵蒿

    药材名称金刚一棵蒿拼音Jīn Gānɡ Yì Kē Hāo英文名root of Faber Galeola别名益母藤、东方发白、梭罗来、红天麻、公子天麻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

  • 狗泡草

    药材名称狗泡草拼音Gǒu Pào Cǎo别名毛虫包、火漂藤(《陆川本草》),白泡草、毛虫药(《广西药植名录》)。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爵床科植物半桂花的全株。全年可采。原形态亚灌木状草本。茎

  • 蛇根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蛇根草药材名称蛇根草拼音Shé Gēn Cǎo别名血和散、雪里梅、四季花来源茜草科蛇根属植物蛇根草Ophiorrhiza japonica Blume的全草。四季可采。洗

  • 鸭儿芹果

    《中药大辞典》:鸭儿芹果药材名称鸭儿芹果拼音Yā ér Qín Guǒ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鸭儿芹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鸭儿芹"条。性味辛,温。

  • 鸭屎树

    药材名称鸭屎树拼音Yā Shǐ Shù别名冻绿刺、洞皮树、臭李子、圆叶鼠李来源鼠李科鸭屎树Rhamnus globosus Bunge,以茎、叶、根入药。生境分部湖南。性味苦、涩,微寒。功能

  • 椬梧

    药材名称椬梧拼音Yí Wú别名福建胡颓子、锅底刺来源胡颓子科椬梧Elaeagnus oldhami Maxim.,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福建。性味酸、涩,平。功能主治祛风理湿,下气

  • 萝芒树皮

    药材名称萝芒树皮拼音Luó Mánɡ Shù Pí别名山马皮、黑度度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密鳞紫金牛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densilepidotula Merr.采收和储

  • 石荠宁

    药材名称石荠宁别名痱子草、热痱草、紫花草、荆苏麻、北风头上一枝香、小苏金、土荆芥[江西、湖南]、沙虫药、蜻蜓花、香花草、狭叶荠宁来源唇形科石荠宁属植物石荠宁Mosla scabra (Thunb.)

  • 偏叶白齿藓

    药材名称偏叶白齿藓拼音Piān Yè Bái Chǐ Xiǎn来源药材基源:为白齿藓科植物偏叶白齿藓的植物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ucndon secundus(Harv.)Mitt.采收和储藏:

  • 车桑仔

    药材名称车桑仔拼音Chē Sānɡ Zǎi别名山杨柳、油明子、炒米柴、野碧桃、夜闹子、狗闹子、山枝莲、溪柳、毛乳、石故纸、白石楝、坡柳来源楝科车桑仔Dodonaea viscosa (L.) Jac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