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大树甘草

大树甘草

药材名称大树甘草

拼音Dà Shù Gān Cǎo

别名当娜、树甘草、白头将军、木辣

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裂果金花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zomrssaenda dehisces (Craib) li [Mrssaenda dehiscens Craid]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裂果金花 灌木,高1.5-3m。很少乔木状。小枝梢被柔毛,散生淡黄色皮孔。叶对生;叶柄长1-2cm;托叶深2裂达中部至近基部,裂片尾状渐尖,被长柔毛;叶片椭圆状长圆形至披针状长圆形,长10-20cm,宽4-8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有柔毛,上面稀疏,下面甚密,叶脉尤为明显。聚伞花序顶生;苞片小;花金黄色,近无梗;花萼长约3mm,一些花的1枚裂片扩大成叶状,白色;花冠筒状,喉部稍扩大,长1.5-2cm,被绢毛。蒴果倒卵状或陀螺状,长约1cm,黄褐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热带林中及河谷、丘陵、砂岩。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利尿消肿。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肾炎水肿;尿路感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刀口药

    药材名称刀口药拼音Dāo Kǒu Yào别名白胡子狼毒、大叶一枝箭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三花兔耳风的叶。夏、秋采叶,晒干或研粉备用。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根直条状,表面土棕色

  • 白补药

    《中药大辞典》:白补药药材名称白补药拼音Bái Bǔ Yào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花茎状丹参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花茎状丹参,又名:地梗鼠尾。多年生草本。基生叶6~1

  • 黄山鳞毛蕨

    药材名称黄山鳞毛蕨拼音Huánɡ Shān Lín Máo Jué别名小叶凤凰尾巴草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黄山鳞毛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opteris hwangshanensis

  • 白头翁

    《中国药典》:白头翁药材名称白头翁拼音Bái Tóu Wēnɡ英文名RADIX PULSATILLAE别名毛姑朵花、老婆子花、老公花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 圣罗勒

    药材名称圣罗勒拼音Shènɡ Luó Lè别名神罗勒、九层塔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圣罗勒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cimum sanctum L.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原形态圣罗勒,

  • 鸡脚刺

    《中药大辞典》:鸡脚刺药材名称鸡脚刺拼音Jī Jiǎo Cì别名刺黄芩、刺小檗、三颗针、压妹刺(《贵州民间方药集》),刺黄连(《贵阳民间药草》)。出处《贵阳民间药草》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

  • 香薷

    《中国药典》:香薷药材名称香薷英文名HERBA MOSLAE别名香茹、香草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Mosla chinensis Maxim.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果实成熟时采割,除去

  • 林檎

    《中药大辞典》:林檎药材名称林檎拼音Lín Qín别名来禽(《王右军帖》),文林果、朱柰、五色林檎、联珠果(《治闻记》),花红果(《滇南本草》),花红、沙果(《品汇精要》),林禽(

  • 石风车子叶

    药材名称石风车子叶拼音Shí Fēnɡ Chē Zi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使君子科植物石风车子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mbretum wallichii DC.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晒干。原

  • 痰火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痰火草药材名称痰火草别名围夹草、癌草来源鸭跖草科水竹草属植物大苞水竹叶Murdannia bracteata (C. B. Clarke) O. Kuntze [Aneile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