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大白杜鹃

大白杜鹃

药材名称大白杜鹃

拼音Dà Bái Dù Juān

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大白花杜鹃的根、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ndodendron decorum Franch.R.franchetianum Levl.;R.spooneri Hemsl. Et Wils.; R. Giraudiasii lev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根,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叶全年均可采收。

原形态大白花杜鹃,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8m。小枝粗壮,无毛,幼枝绿色,初被白粉。叶簇生于枝顶;叶柄长1.5-3cm,粗壮,上面近平坦,具槽;叶片厚革质,长圆形或矩圆状椭圆形,长5-15cm,宽3-5cm,先端钝或圆形,具短凸尖,基部楔形或钝,有时圆形或近心形:叶面光泽、侧脉12-16对,纤细,有密网纹,两面微"隆起。伞房状花序顶生,有花8-10朵,总花序轴长约3cm,疏生腺体;花萼小,杯状,6-7裂,边缘疏生腺毛;花冠漏斗状钟形,长3-5m,白色或带蔷薇色,有时有淡绿色或粉红色斑点,里面基部有毛,裂片6-8,近圆形,先端有微缺;雄蕊,12-16,不等长,花丝基部有微毛;雌蕊长4-4.5cm,子房圆柱形10室,密生腺体,花柱绿色,被白色或淡黄色腺体。蒴果长圆柱形,长4cm。花期4-7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2000-3600m的林下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化学成分叶中含2种有毒成分,大白花毒素Ⅰ和Ⅱ,即木藜芦毒素Ⅳ和Ⅰ(grayanotoxin Ⅳ and Ⅰ)。

药理作用从大白花杜鹃中分离得到大白花毒素Ⅰ和大白花毒素Ⅱ,大白花毒素Ⅱ以1-100μg/kg给予大鼠有明显降压作用,作用快而短,给药后1-2分钟血压降到最低值,一般15分钟后恢复正常。大白花毒素Ⅱ给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05mg/kg。

性味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清利湿热;活血止痛。主白浊;带下;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粗茎罗锅底

    药材名称粗茎罗锅底拼音Cū Jīnɡ Luó Guō Dǐ别名锣锅底、蛇莲、曲莲。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异叶赤瓟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ladiantha hookeri C.B Clar

  • 秋海棠茎叶

    《中药大辞典》:秋海棠茎叶药材名称秋海棠茎叶拼音Qiū Hǎi Tánɡ Jīnɡ Yè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秋海棠科植物秋海棠的茎叶。性味《陆川本草》:"味酸,微寒。&

  • 莴苣子

    《中药大辞典》:莴苣子药材名称莴苣子拼音Wō Jù Zǐ别名苣蕂子(《河北药材》),白苣子(《山西中药志》)。出处《纲目》来源为菊科植物莴苣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后,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打下种

  • 黄花蔷薇

    药材名称黄花蔷薇别名色清[藏名]来源蔷薇科黄花蔷薇Rosa setipoda Hemsl. et Wils.,以果实、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果实:理脾健胃。根:清热发乳,止泻。治红

  • 臭节草根

    《中药大辞典》:臭节草根药材名称臭节草根拼音Chòu Jié Cǎo Gēn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芸香科植物臭节草的根功能主治捣浆,洗肿毒。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臭节

  • 八角枫

    药材名称八角枫拼音Bā Jiǎo Fēnɡ别名白金条[侧根名]、白龙须[须状根名]、八角王、八角梧桐、八角将军、割舌罗、五角枫、七角枫、野罗桐、花冠木来源为八角枫科八角枫属植物华瓜木Alangium

  • 桃叶蓼

    药材名称桃叶蓼来源蓼科桃叶蓼Polygonum persicari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辛,温。功能主治发汗除湿,消食止泻。用法用量2~4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桑霜

    《中药大辞典》:桑霜药材名称桑霜拼音Sānɡ Shuānɡ别名木硇(《本草经疏》)。出处《纲目》来源为桑柴灰汁经过滤、蒸发后所得的结晶状物。功能主治①《纲目》:"治噎食积块。"②《

  • 照山白

    《全国中草药汇编》:照山白药材名称照山白拼音Zhào Shān Bái别名万经棵、铁石茶、白镜子来源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小花杜鹃Rhododendron micranthum Tu

  • 鹅血

    《中药大辞典》:鹅血药材名称鹅血拼音é Xuè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血。性味《纲目》:"咸,平,微毒。"功能主治治噎膈反胃,解毒。①陶弘景:&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