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大红青菜

大红青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红青菜

药材名称大红青菜

别名野青菜、天青地红

来源菊科千里光属植物菊状千里光Senecio chrysanthemoides DC.,以全草及根入药。6~8月采集全草,晒干;8~9月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活血消肿,清热解毒。用于跌打损伤,瘀积肿痛,疮痈肿疡,乳腺炎。

用法用量2~5钱。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大红青菜

药材名称大红青菜

拼音Dà Hónɡ Qīnɡ Cài

别名三七天青地红、土三七、野青菜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菊叶千里光的根及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necio chrysanthemoides DC. [Senecio laetus Edgew.]

采收和储藏:6-9月采收,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菊叶千里光多年生草本,高达1m。根状茎上须根多。茎直立,不分枝或有花序枝,上部cm,叶基膨大抱茎,叶形多变异彩,常呈长倒卵状椭圆形,长8-15cm,宽4-8cm,边缘有不整齐牙叶渐小,羽状分裂,无柄,基部耳状抱茎。头状花序,复伞房状排列,多数,梗细长,有细条形苞叶;总世宽钟形,直径3-4mm,长约4mm;总苞片10-12个,长圆菜,渐尖,边缘宽膜质;边缘舌状花10-12个,舌片金黄色,长圆形;中部管状花多数,淡黄色。瘦果,圆柱形,长约2mm,无毛,有棱;白色冠毛众多,长约4mm,有时舌状花瘦果无冠毛,或脱落。花期6-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2300m的山坡、沟谷、草地或灌丛边缘、路旁沟边及杂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湖北、湖南、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根含千里光菲灵碱(Seneciphylline)。叶的挥发油中含β-侧柏酮(β-thujone),6-羟基-对-(艹孟)-4(5)-烯-3-酮[6-hydroxy-p-menth-4(5)-en-3-one]。 地上部分含菊叶千里光交酯(chrysanthemoide)就是lα-乙酸氧基-4α-羟基-5α,6β,7α,11β-H-桉叶-2-烯-12, 6-交酯 (lα-ace-toxy-4α-hydroxy-5α,6β,7α,11β-H-eudesm-2-en-12,6-olide),l-乙酰基香蒿交酯(1-acetylerivanin)即1α-乙酸氧基-3α-羟基-5α,6β,7α,11β-H-桉叶-4(15)-烯-12,6-交酯 [1α-acetoxy-3α-hydroxy-5α,6β,7α,11β-H-eudesm-4(15)-en-12,6-olide]。

药理作用本品所含千里光菲灵碱对大鼠及兔的离体肠管有较强的解痉作用。

性味味微苦;辛;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疮疡肿毒;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大剂要用至30g。外用:适量,鲜根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龙葵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葵药材名称龙葵拼音Lónɡ Kuí别名龙葵草、天茄子、黑天天、苦葵、野辣椒、黑茄子、野葡萄来源为茄科茄属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鲜用或晒

  • 龙涎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涎香药材名称龙涎香拼音Lónɡ Xián Xiānɡ别名龙泄、龙涎、龙腹香、鲸涎香来源鲸目鲸科抹香鲸(巨头鲸)Physeter catodon L.;Phys

  • 红花

    《中国药典》:红花药材名称红花拼音Hónɡ Huā英文名FLOS CARTHAMI别名草红花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夏季花由黄变红时采摘

  • 心叶风毛菊

    药材名称心叶风毛菊拼音Xīn Yè Fēnɡ Máo Jú别名山芍药、马蹄细辛、水葫芦、山牛蒡出处本品以山芍药之名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卷九,谓:"山芍药生建昌。丛生绿茎,高三四尺。大叶如马蹄而尖,甚长

  • 白金果榄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金果榄药材名称白金果榄别名山总管、百解薯、银袋、苦凉藤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百解马兜铃Aristolochia westlandii Hemsl.,以块根入药。夏秋采挖,洗净切

  • 红楠皮

    《中药大辞典》:红楠皮药材名称红楠皮拼音Hónɡ Nán Pí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樟科植物红楠的根皮或树皮。原形态红楠,又名:猪脚楠、楠仔木、楠柴、白漆柴,乌樟

  • 蒺藜

    《中国药典》:蒺藜药材名称蒺藜拼音Jí Lí英文名FRUCTUS TRIBULI别名刺蒺藜、白蒺藜、硬蒺藜来源本品为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 的干

  • 水栀根

    《中药大辞典》:水栀根药材名称水栀根拼音Shuǐ Zhī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大花栀子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栀"条。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解热凉血,镇静止痛

  • 天竺黄

    《中国药典》:天竺黄药材名称天竺黄拼音Tiān Zhú Huánɡ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 McClure或华思劳竹Schizostachyum

  • 草血竭

    《全国中草药汇编》:草血竭药材名称草血竭拼音Cǎo Xuè Jié别名一口血、弓腰老、老腰弓、小么公、地蜂子、地蚂蜂、回头草来源蓼科蓼属植物红茎蓼Polygonum pale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