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大花剪秋罗

大花剪秋罗

药材名称大花剪秋罗

拼音Dà Huā Jiǎn Qiū Luó

别名红花剪秋罗、小尖叶参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大花剪秋罗的根及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chnis fulgens Fisch.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根及全草,去杂质,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5-85cm。根呈肥厚的纺锤形。茎单生,直立,上部疏生长柔毛。单叶对生;叶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3.5-10cm,宽约3.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两面均有硬柔毛。聚伞花序,有2-3朵花,叶腋短枝端常有单花;苞片钻形,密生长柔毛;花梗短,密生长柔毛;萼管棍棒形,有10条脉,密生长柔毛;花瓣5,深红色,基部有爪,边缘有长柔毛,瓣片4裂,中2裂片较大,外侧2裂片较小,喉部有2鳞片;雄蕊10;子房长圆状圆柱形,花柱5,丝形。蒴果5瓣裂,齿片反卷。种子小,暗褐色或黑色,表面有疣状突起。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2000m的山林草甸、林间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和华北。

性状性状鉴别全草长25-85cm。茎单一,上部疏生柔毛。单叶对生,完整叶片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渐尖,基部钝圆,长3.5-10cm,宽达3.5cm,两面均被柔毛。聚伞花序或单花生于枝端或叶腋。萼筒棍棒状,先端5裂,密生柔毛;花瓣5,暗红色,基部有爪,瓣片4裂,中2裂片较大;雄蕊10;花柱又丝状,子房长圆状圆柱形。蒴果5瓣裂。种子小,暗黑色,表面有尖突起;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大花剪秋罗全草含黄酮类成分荭草素(ori-entin),异荭草素(isorientin),牡荆素(vitexin),异牡荆素(isovi-texin),以及它们的8α-,6α-与6β-异构体和糖甙衍生物,脱皮甾酮(ecdysterone),水龙骨素(polypodine)A,α-蜕皮素(α-ecdysone)。同属植物浅裂剪秋罗全草含蜕皮甾体(ecdysteroids)。丝瓣剪秋罗全草含有荭草素,异荭草素,牡荆素,异牡荆素,以及这些化合物的糖甙衍生物和它们的8α-,6α与6β-异构体。

性味甘;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健脾;安神。主小便不利;小儿疳积;盗汗;头痛;失眠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花蚊虫

    药材名称花蚊虫拼音Huā Wén Chónɡ别名黄蚂蚁(《全展选编·皮肤科》)。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隐翅虫科动物多毛隐翅虫的全虫。夏、秋采集,鲜用。原形态形如蚂蚁,全

  • 咸虾花

    《中药大辞典》:咸虾花药材名称咸虾花拼音Xián Xiā Huā别名大叶咸虾花、狗仔菜(《广州植物志》),万重花、狗狗木根(《广西药植名录》),狗仔花(《广西中草药》)。出处《广西药植名录》

  • 豹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豹骨药材名称豹骨拼音Bào Gǔ别名川四腿、金钱豹骨来源猫科动物金钱豹Panfhera pardus L.及其他豹的骨骼。性味甘、辛,温。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通络

  • 蒟蒻

    药材名称蒟蒻拼音Jǔ Ruò别名蒻头(《开宝本草》),白蒟蒻、鬼芋(《本草图经》),鬼头(《纲目》),磨芋(《植物名实图考》),花杆莲(《南京民间药草》),黑芋头(《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花

  • 九龙藤叶

    《中药大辞典》:九龙藤叶药材名称九龙藤叶拼音Jiǔ Lónɡ Ténɡ Yè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豆科植物龙须藤的叶。功能主治熏洗退膜翳。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 浙江过路黄

    药材名称浙江过路黄拼音Zhè Jiānɡ Guò Lù Huá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浙江过路黄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chekiangensisC.C.Wu采收和储

  • 海螺厣

    药材名称海螺厣拼音Hǎi Luó Yǎn来源药材基源:为骨螺科动物脉红螺和皱红螺等的厣。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Rapana uenosa(Valenciennes)[Rapana thomasian

  • 银粉背蕨

    药材名称银粉背蕨拼音Yín Fěn Bèi Jué别名通经草、金丝草、铜丝草、金牛草来源中国蕨科粉背蕨属植物银粉背蕨Aleuritopteris argentea (Gm

  • 无粉报春

    药材名称无粉报春别名偷偷还阳、云苔草来源报春花科无粉报春Primula efarinosa Pax,以根、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四川。功能主治根:治蛇咬伤。捣烂敷伤口周围。全草:治劳伤。泡酒服。摘录

  • 伽喃香

    药材名称伽喃香拼音Gā Nán Xiānɡ别名奇南香(《本草乘雅半偈》),琪喃(《宦游笔记》),奇楠(《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瑞香科植物沉香或白木香近根部的含有多量树脂的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