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大花糙苏

大花糙苏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花糙苏

药材名称大花糙苏

别名老鼠刺

来源唇形科大花糙苏Phlomis megalantha Diels,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陕西、山西、四川。

性味苦、微辛,凉。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解毒。主治麻风,痈肿。

用法用量3~4钱。外用适量,捣烂或煎水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大花糙苏

药材名称大花糙苏

拼音Dà Huā Cāo Sū

别名老鼠刺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大花糙苏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omis megalantha Diel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大花糙苏,多年生草本,高15-45cm。茎直立,四棱形,疏被倒向短碍毛。茎生叶对生;叶柄长1.5-10cm;叶片卵圆形、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5-17.5cm,宽4.2-11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心形或浅心形,边缘具深圆齿,上面被短纤毛,下面沿脉上被具节疏柔毛。苞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超过花序;叶柄长不及1cm。轮伞花序多花,1-2个生于主茎顶部;苞片线状钻形,较萼为短,边缘密被具节缘毛;花萼管状钟形,长1.8-2.8cm,外面被具节疏柔毛,具5齿,萼齿先羰微凹,具小刺尖,齿间小齿先端微凹,边缘被微柔毛;花冠淡黄,长3.7-5cm,唇形,外面疏被短柔毛,内面无毛环,上唇边缘具小齿,下唇较大,外面被短柔毛,3圆齿,中裂片较大,圆卵形,边缘为冰整齐的波状,侧裂片三角形;雄蕊4,二强,前对较长,花丝具长毛,无附属物;雌蕊子房2,合生,花柱单一,柱头2裂。小坚果无毛。花期6-7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0-4200m的灌丛草坡或冷杉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中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及四川西部。

性味味苦;微辛;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解毒。主麻风病;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鬼目

    《中药大辞典》:鬼目药材名称鬼目拼音Guǐ Mù别名来甘(《别录》),白草子(陶弘景),排风子(《纲目》),毛藤果(《百草镜》)。出处《别录》来源为茄科植物白英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

  • 生瓜

    药材名称生瓜拼音Shēnɡ Guā别名羊角瓜(《纲目》)。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菜瓜的果实。夏季果熟时采收。原形态菜瓜(《学圃杂疏》)一年生攀援或匍匐状草本。茎被刺毛。叶互生;叶片圆形

  • 虎胆

    药材名称虎胆拼音Hǔ Dǎn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胆。功能主治治小儿惊痫、疳痢,跌打损伤。①孟诜:"主小儿疳痢,惊神不安,研,水服之。"②《本草拾遗》:"主小

  • 多穗石柯根

    药材名称多穗石柯根拼音Duō Suì Shí Kē Gēn别名甜茶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多穗石栎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thocarpus polystachyus (Wall.)Re-h

  • 大乌金草

    药材名称大乌金草拼音Dà Wū Jīn Cǎo别名大乌金草、毛乌金、乌花草、土细辛、水细辛、大细辛、白三百棒。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长毛细辛的全草或根、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分布于江苏、安徽

  • 棕榈子

    《中药大辞典》:棕榈子药材名称棕榈子拼音Zōnɡ Lǘ Zǐ别名败棕子(《药材学》),棕树果(《云南中草药》)。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成熟果实。霜降前后待果皮现青黑色时采收,晒干。原形

  • 欧泽芹

    药材名称欧泽芹拼音ōu Zé Qín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欧泽芹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um latifolium L.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90cm

  • 茵陈蒿

    《中药大辞典》:茵陈蒿药材名称茵陈蒿拼音Yīn Chén Hāo别名因尘(《吴普本草》),马先(《广雅》),茵蔯蒿(《雷公炮炙论》),茵陈(《本草经集注》),因陈蒿(《本草拾遗》),绵茵陈(

  • 蛤蜊粉

    《中药大辞典》:蛤蜊粉药材名称蛤蜊粉拼音Gé Lí Fěn别名蛤粉(《圣惠方》)。出处《本草会编》来源为蛤蜊科动物四角蛤蜊等贝壳的粉末。原形态形态详"蛤蜊"条。

  • 迷迭香

    《中药大辞典》:迷迭香药材名称迷迭香拼音Mí Dié Xiānɡ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迷迭香的全草。5~6月采收。原形态常绿小灌木,高约1~2米,有纤弱、灰白色的分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