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太平莓

太平莓

《全国中草药汇编》:太平莓

药材名称太平莓

拼音Tài Pínɡ Méi

来源蔷薇科太平莓Rubus pacificus Hance,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部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广东。

功能主治主治妇女产后腹痛,发热。

用法用量全株半斤,甘草5~6钱,水煎,冲红糖、黄酒,早晚饭前各服1次。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太平莓

药材名称太平莓

拼音Tài Pínɡ Méi

别名老虎扭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太平莓全草

原形态常绿矮小灌木,高40~40厘米。分枝无毛,有时分枝及叶柄散生极小皮刺。单叶互生,革质,卵状心形或心形,长8~15厘米,宽4.5~12厘米,先端锐尖或渐尖,边缘具锐尖细锯齿,下面疏生灰色绒毛,基生5出脉,下面网脉显明;叶柄长4~8厘米;托叶缺刻状条裂。花白色,径1.5~2厘米,3~6朵成总状花序或单生于叶腋;总花梗密生茸毛;萼钵状,5裂,先端尾尖,两面密生茸毛;花瓣5,广圆形或广卵形,略长于萼。聚合果球形,径1.2~1.5厘米,红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灌丛和路边草坡。分布湖北、安徽、浙江,江西、广东等地。

功能主治治妇人产后腹痛,发热:太平莓干燥全草半斤,加甘草五至六钱。水煎,冲红糖、黄酒,早晚饭前各服一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太平莓

药材名称太平莓

拼音Tài Pínɡ Méi

英文名Herb of Pacific Raspberry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薇科植物太平莓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bus pacificus Hance

采收和储藏:6-8月割取带花、叶全草,洗净,充分晒干。

原形态太平莓 常绿矮小灌木,高40-100cm。枝无毛,有时分枝及叶柄散生极小皮刺。单叶互生,革质,单柄长4-8cm;托叶缺刻状条裂;叶片至长卵状,长8-15cm,宽4.5-12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心形,边缘具锐尖细锯齿,下面疏生灰色绒毛,基生5出脉。花白色,径1.5-2cm,3-6朵成总状花序或单生于叶腋;总花梗密生茸毛;萼钟状,5裂,先端尾尖,两面密生茸毛;花瓣5,广圆形或广卵形,顶端微缺刻状,基部具短爪,略长于萼,雄蕊多数,花丝宽扁,花药具长柔毛;雌蕊很多,无毛,稍长于雄蕊。聚合果球形,径1.2-1.5cm,红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1000m的山地路旁或杂木林内。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安徽、浙江、江苏、湖南、福建。

性味酸、苦、辛;平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活血。主产后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各家论述《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妇人产后腹痛,发热:太平莓干燥全草半斤,加甘草五至六钱。水煎,冲红糖、黄酒、早晚饭前各服一次。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贯众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贯众药材名称小贯众拼音Xiǎo Guàn Zhònɡ别名贯众、昏鸡头、鸡脑壳、鸡公头、乳痛草来源为鳞毛蕨科贯众属植物贯众Cyrtomium fortunei J. Smith,以

  • 可爱复叶耳蕨

    药材名称可爱复叶耳蕨拼音Kě ài Fù Yè ěr Jué别名大叶鸭脚莲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可爱复叶耳蕨的根茎。原形态可爱复叶耳蕨,又名

  • 茸草

    药材名称茸草拼音Rónɡ Cǎo别名菱登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钟萼草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nbergia philippensis(Cham.)Benth.采收和储藏:春、夏、秋季

  • 锈毛络石

    药材名称锈毛络石别名大黑骨头、橡胶藤来源夹竹桃科锈毛络石Trachelospermum dunnii (Levl.) Levl.,以芽入药。生境分部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功能主治活血散瘀。主治跌打损

  • 广西九里香根

    药材名称广西九里香根拼音Guǎnɡ Xī Jiǔ Lǐ Xiānɡ Gēn英文名root of Kwangsi Jasminorange出处《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广西九里香Mur

  • 锦地罗

    药材名称锦地罗拼音Jǐn Dì Luó别名怎地罗。一朵芙蓉花(《生草药性备要》),落地金钱、夜落金钱(《广州植物志》),文钱红(《陆川本草》),金线吊芙蓉(《南宁市药物志》)。出处

  • 自扣草

    药材名称自扣草拼音Zì Kòu Cǎo英文名Herb of Canton Buttercup别名鹿蹄草、鹿啼草、自蔻草、小回回蒜、假芹菜、千里光、自灸草、野芹菜、点草、田芹菜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来

  • 牛骨

    《中药大辞典》:牛骨药材名称牛骨拼音Niú Gǔ出处《纲目》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骨骼。性味《纲目》:"甘,温,无毒。"功能主治①《日华子本草》:"烧灰,治吐

  • 霸王根

    《中药大辞典》:霸王根药材名称霸王根拼音Bà Wánɡ Gēn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蒺藜科植物霸王的根。春、秋采挖,晒干。用时切段。原形态灌木,高约1米。根粗壮,外皮棕

  • 三棱草

    药材名称三棱草拼音Sān Lénɡ Cǎo别名大三方草、三棱马尾、仙鹤草(《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来源为莎草科植物有喙红苞薹的带根全草。7~8月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短,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