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头发七

头发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头发七

药材名称头发七

拼音Tóu Fɑ Qī

别名黑丝草

来源地衣类松萝科发属植物亚洲树发Alectoria asiatica Du Rietz,以叶状体入药。四季可采,去杂质,晒干。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收敛止汗。用于头晕,洗净,肾虚体弱,遗精,盗汗;外用治黄水疮。

用法用量2~3钱;外用适量,研粉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头发七

药材名称头发七

拼音Tóu Fɑ Qī

别名黑丝草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松萝科植物亚洲树发丝状体。全年可采,去净杂质,晒干。

原形态寄生地衣植物。全体呈细丝状,黄褐色或淡棕黑色,长可达20厘米,基部着生于大树枯木上,悬垂向下。侧枝甚多,细而短,枝上生盘状子器,另一端紧贴于其它侧枝上。粉芽和针芽均缺。

生境分部寄生于高山松树等枯木上。分布陕西、四川等地。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利水消肿,明目。治肾虚体弱,头痛,头晕,心悸,遗精,盗汗,淋症,水肿,黄水疮,目疾。

复方①治头晕目眩:头发七、瑞苓草羌活藁本各三钱,石花五钱,水煎服。

②治淋病:头发七五钱,八月瓜四钱,茱苓草三钱,水煎服,黄酒为引。

③治黄水疮:头发七、雄黄白矾各适量,研成细粉,撒布患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头发七

药材名称头发七

拼音Tóu Fɑ Qī

别名黑丝草、人头七、黑丝带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松萝科植物亚洲树发、双色树发、树发、沟树发的地衣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lectoria asatica Du Rietz [Bryo-ria asiatica(Du Rietz)Brodo er Hawksw.]2.Alecto-ria bicolor(Ehrh.)Nyl.[Bryoria bicolor (Ehrh.)Brodo et Hawksw.]3.Alectoria jubata(L.)Ach.4.Alectoria sulcata Nyl.[Sulcaria sulcata(Levl.)Bystr.ex Brodo er Hawksw.]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去净杂质,晒干。

原形态1.具粉芽,子囊盘侧生于分枝上,圆盘形。

2.全体具两种色泽,灰绿色为初期嫩枝色泽,老后则呈赭褐色,枝尖呈灰绿色。枝上端具芽堆,呈颗泣状。

3.无假杯点,有时有白色粉芽;髓部白色,疏松,遇5%-10%氢氧化钾溶液微呈红色。

4.枝体基部明显扁平,而顶端则为圆柱形,有显着纵条沟;枝表灰白色、灰褐色,顶端黑褐色或暗褐色,平滑,无粉芽和假杯点。子囊盘顶部侧生,圆盘状,直径3-8mm。盘面淡褐色,有灰白色粉霜,缘部有缘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多种阔叶树或云杉的枝干上。

2.生于多种树的枝干上。

3.生于针叶树的树干或树枝上。

4.生于树枝干。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及陕西、甘肃、台湾、湖北、四川等地。

2.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陕西、甘肃、台湾、云南等地。

3.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陕西、甘肃、台湾、云南等地。

4.分布于陕西、安微、台湾、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亚洲树发的地衣丝状体含松萝酸(usnic acid).沟树发的地衣丝状体含绿树发酸(virensic acid),赤星衣酸乙酯(ethyl haematommate),瑞藏酸(rhizoniacid),赤星衣酸(haematommic acid).

性味淡;性平

归经肝;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滋肾养肝;涩精止汗;利水消肿;收湿敛疮。。主肾虚体弱;头目眩晕;心悸;遗精;盗汗;淋症;水肿;黄水疮

用法用量内服:水煎,9-1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撒布。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玳瑁肉

    《中药大辞典》:玳瑁肉药材名称玳瑁肉拼音Dài Mào Ròu出处《食性本草》来源为海龟科动物玳瑁的肉。性味《纲目》:"甘,平,无毒。"功能主治《食性

  • 豌豆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豌豆七药材名称豌豆七拼音Wān Dòu Qī别名白三七[陕西]、还阳参、三匹七、打不死、一代宗、接骨丹、三步接骨丹、姜皮矮陀陀、玉蝴蝶[云南昆明]来源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豌

  • 白花鬼针草

    药材名称白花鬼针草拼音Bái Huā Guǐ Zhēn Cǎo别名金杯银盏、金盏银盆、盲肠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白花鬼针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idens pilosa L.var .ra

  • 岩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七药材名称岩七拼音Yán Qī别名竹节七、小万年青、白马分宗来源百合科开口箭属植物剑叶开口剑Tupistra ensifolia Wang et Tang,以根状茎入药

  • 柞树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柞树皮药材名称柞树皮拼音Zhà Shù Pí别名柞树、橡子树、青风栎、小叶槲树来源壳斗科栎属植物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的树皮,其叶也入药。春季剥皮,

  • 毛叶白粉藤根

    药材名称毛叶白粉藤根拼音Máo Yè Bái Fěn Té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苦郎藤Cissus assamica (Laws.)Craib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ssus a

  • 黄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瓜药材名称黄瓜拼音Huánɡ Guā别名胡瓜、勤瓜、王瓜、刺瓜、[黄瓜藤、黄瓜秧、黄瓜霜]来源葫芦科黄瓜Cucumis sativus L.,以果、藤、叶入药。生境分部

  • 附子

    《中国药典》:附子药材名称附子拼音Fù Zǐ别名附片、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6 月下旬至8 月上旬

  • 藏茴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藏茴香药材名称藏茴香拼音Zànɡ Huí Xiānɡ别名黄蒿、马缨子、小防风来源伞形科藏茴香Carum carvi L.,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甘肃、西藏。性

  • 朴树果

    药材名称朴树果拼音Pò Shù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朴树的成熟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tis tetrandra Roxb.subsp.sinensis(Pers.)Y.C.T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