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婆婆指甲菜

婆婆指甲菜

《中药大辞典》:婆婆指甲菜

药材名称婆婆指甲菜

拼音Pó Pó Zhī Jiɑ Cài

别名瓜子草(《植物名实图考》),高脚鼠耳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出处救荒本草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粘毛卷耳全草

原形态二年生草本,直立、簇生,遍体密生柔毛;高可达26厘米。茎下部紫红色,上部绿色。叶对生;叶片长1~2厘米,宽0.5~1.2厘米,基部的叶匙形,上部的叶卵形至椭圆形,全缘,先端钝或微凸,基部圆钝;主脉明显,凸出于叶背。小花集成二叉式的聚伞花序;萼片5,绿色,具腺毛,边缘膜质,披针形;花瓣5,白色,倒卵形,先端2裂;雄蕊10,花药黄色;雌蕊1,子房圆卵形,花柱4~5。蒴果,圆柱形,成熟时10齿裂。种子褐色,略呈三角形,密具细突起。花期4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路旁及草地上。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河南等地。

化学成分含糖类。

药理作用降压作用。水煎剂给麻醉兔、猫、狗静脉注射的急性试验及兔、狗灌胃等慢性试验中均有良好的降低血压效果,尤以狗的急性试验和狗灌胃效果更为良好。婆婆指甲菜(6克/公斤)对家兔的降压作用比利血平10%混悬液(5毫克/公斤)明显。

毒性小白鼠半数致死量为141.6克/公斤,和狗灌胃的有效量(2克/公斤)相差很大,故说明毒性较小;另一方面在对兔的肾、肝功能试验结果中也说明了损害不大,但有影响。

性味救荒本草》:"味甘。"

功能主治《植物名实图考》:"清小便热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6钱。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妇女乳痈初起:鲜婆婆指甲菜捣烂,加酒糟作饼,烘热敷于腕部脉门上,左乳敷于右腕,右乳敷于左腕。(《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②治小儿风寒咳嗽、身热、鼻塞等症:婆婆捐甲菜,芫荽,五至六钱,胡颓子叶二至三钱,水煎,冲红糖,每日早晚饭前各一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③治疔疽:卷耳鲜全草加桐油捣烂,敷患处。(江西《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婆婆指甲菜

药材名称婆婆指甲菜

拼音Pó Pó Zhī Jiɑ Cài

别名瓜子草、高脚鼠耳菜、山马齿苋、天青地白、铺地黄、岩马齿苋、卷耳大鹅儿肠鹅不食草

出处出自《救荒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球序卷耳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rastium glomeratum Thuill.[C.Vulgatum L.var.glomeratum(Thuill.) Edgew.Et Hook.F.;C.viscosum 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集,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二年生草本,高可达30cm。全株被灰黄色软毛。根状茎倾斜,簇生多数直立茎枝,枝带紫红色,上部有腺毛。单叶对生,基生叶匙形或广披针形,基部狭窄成柄;茎生叶对生,叶片窄长椭圆形至宽卵形,长1-2cm,宽5-12mm,先端钝,基部圆形,全缘,主脉明显,在下面凸出。顶生二歧聚伞花序,花特密,簇聚成头状,基部有叶状苞片;花便明显或短;萼片5,披外形,被腺毛;花瓣5,白色,较萼片稍长,先端2浅裂;雄蕊10个,2轮,短于萼片;子房上位,1室,卵圆形,花柱4-5条。蒴果圆柱状,上部较窄,熟时先端10齿裂。种子褐色呈三角形,具疣状突起。花期3-5月,果期4-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0m以下的田野路边山坡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约26cm,密生毛茸。茎纤细,下部红褐色,上部绿色。叶对生,完整叶椭圆形或卵形,长1-2cm,宽5-12mm,主脉凸出。茎顶端有二叉式聚伞花序;花小,白色。用手触摸有粗糙感。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球序卷耳叶含脂质(lipid)[1]。

药理作用降压作用。小煎剂给麻醉兔、猫、狗静脉注射的急性试验及兔、狗灌胃等慢性试验中均有良好的降低血压效果,尤以狗的急性试验和狗灌胃效果更为良好。婆婆指甲菜(6g/kg)对家兔的降压作用比利血平10%混悬液(5mg/kg)明显。

毒性毒性:小白鼠半数致死量为141.6g/kg,和狗灌胃的有效量(2g/kg)相差很大,故说明毒性较小;另一方面在对免的肾、肝功能试验结果中也说明了损害不大,但有影响。

性味甘;微苦;性凉

归经肺;胃;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感冒发热;湿热泄泻;肠风下血;乳痈;疔疮;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场,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

复方①治妇女乳痈初起:鲜婆婆指甲菜捣烂,加酒糟作饼,烘热敷于腕部脉门上,左乳敷于右腕,右乳敷于左腕。(《浙江天目山药植志》)②治小儿风寒咳嗽、身热、鼻塞等症:婆婆指甲菜、芫荽,五至六钱,胡颓子叶二至三钱,水煎,冲红糖,每日早晚饭前各一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③治疔疽:卷耳鲜全草加桐油捣烂,敷患处。(江西《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植物名实图考》:清小便热症。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青鱼胆草

    《中药大辞典》:青鱼胆草药材名称青鱼胆草拼音Qīnɡ Yú Dǎn Cǎo别名胆草、对叶林、抽筋草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龙胆科植物蔓龙胆的全草。秋后采集。原形态多年生蔓生草本。茎细长。叶

  • 白侧耳

    《中药大辞典》:白侧耳药材名称白侧耳拼音Bái Cè ěr别名白耳菜、叫天鸡(《贵州民间方药集》),光板、金苦板(《浙江中药资源名录》),苍耳七,金钱灯塔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 米饭花

    药材名称米饭花拼音Mǐ Fàn Huā别名董拉把[侗族语]来源杜鹃花科米饭花Vaccinium sprengelii (Don)Sleumer,以果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消

  • 佛手柑根

    《中药大辞典》:佛手柑根药材名称佛手柑根拼音Fó Shǒu Gān Gēn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根。9~10月挖取,晒干。性味《重庆草药》:"味苦辛,性平,

  • 黄荆沥

    药材名称黄荆沥拼音Huánɡ Jīnɡ Lì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的茎用火烧灼而流出的液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ex negundo L.原形态黄荆,直立灌木,植株高1-3m。小枝四棱

  • 蒟酱

    《中药大辞典》:蒟酱药材名称蒟酱拼音Jǔ Jiànɡ别名枸酱(《汉书》),蒟子(《广志》),土荜拨(《食疗本草》),大荜拨(《成都县志》),蒟青、槟榔蒟(《岭南草药志》),青蒌、香荖(《广东

  • 五味草

    《中药大辞典》:五味草药材名称五味草拼音Wǔ Wèi Cǎo别名地锦苗(《救荒本草》),金钩如意草(《滇南本草》),水金钩如意(《昆明药植调查报告》),紫茧(《滇南本草》整理本)。出处《滇南

  • 紫阳花

    药材名称紫阳花拼音Zǐ Yánɡ Huā别名牡丹三七、草绣球来源虎耳草科紫阳花Cardiandra moellendorfii (Hance) Migo,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江西、浙江。性

  • 大羊角瓢

    药材名称大羊角瓢别名老君须、雪里蟠桃、婆婆针线包、川白薇、瓢儿瓜、竹灵消来源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大羊角瓢Cynanchum inamoenum (Maxim.) Lose.,以根及根状茎入药。夏秋采挖,

  • 荞麦

    《全国中草药汇编》:荞麦药材名称荞麦拼音Qiáo Mài别名花麦、三角麦来源蓼科荞麦属植物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F. sagittat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