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对叶豆

对叶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对叶豆

药材名称对叶豆

拼音Duì Yè Dòu

来源豆科对叶豆Cassia alata L.,以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化学成分叶显蒽醌类及黄酮类反应。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杀虫,止痒。主治神经性皮炎,牛皮癣,湿疹,皮肤瘙痒,疮疖脓疡。

用法用量鲜叶适量捣汁搽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对叶豆

药材名称对叶豆

拼音Duì Yè Dòu

别名非洲木通(《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为豆科植物有翅决明。全年可采。多为鲜用。

原形态灌木或小乔木。叶近于无柄,长30~60厘米;小叶5~12对,矩圆形,先端钝,长5~15厘米,宽5~7厘米,有细尖,硬革质,基部阔圆形,并在一边偏大,叶轴两边有狭翅。总状花序长15~30厘米,生于茎顶;苞片大,三角形,膜质,早落;花黄色,有很多明显的脉;雄蕊极不相等。荚果长舌状,膜质,开裂,每瓣纵贯中央各有一阔翅,无毛,长10~20厘米,阔12~15毫米。

生境分部多为栽培。分布于云南、广东等地遍及热带地区。

化学成分叶含蒽醌类、黄酮类化合物,已知有大黄酸。果实亦含蒽醌类化台物。

药理作用叶的酸性提取物对接种于小鼠大腿肌内之肉瘤-37有轻度的伤害作用。叶、果含蒽醌甙类,故有泻下、抗菌作用。

性味《云南患茅中草药选》:"辛,温。"

功能主治《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杀虫,止痒。治神经性皮炎,牛皮癣,湿疹,皮肤瘙痒,疮疖肿疹。"

用法用量外用:捣汁搽。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对叶豆

药材名称对叶豆

拼音Duì Yè Dòu

英文名Leaf of Ringworm Senna

别名翼柄旃那、非洲木通

出处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翅荚决明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sia alat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选晴天采摘,除去茎枝,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翅荚决明,高1.5-3m。枝粗壮,绿色。托叶三角形;偶数羽状复叶,近于无柄,长30-60cm,在靠腹面的叶柄和叶轴上有2条纵棱,有狭翅;小叶革质,6-12对,倒卵状长圆形或长椭圆形,长8-15cm,宽3.5-7.5cm,向下渐小,先端钝圆而有小尖头,基部斜截形,下面叶脉明显凸起;小叶柄近无。花序顶生和腋生,具长梗,单生或分枝,长10-50cm;花蝶形,黄色,有明显的紫色脉纹;位于上部的3枚雄蕊退化,7枚雄蕊发育,下面2枚的花药大,侧面的较小。荚果长带状,长10-20cm,宽1.2-1.5mm,每果瓣的中央顶部有贯至基部的翅,翅纸质,具圆钝的齿;种子50-60颗,扁平,三角形。花期11月至翌年1月,果期12月至翌年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疏林或较干旱的山坡。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和云南南部地区。

性状叶片多完整或有破碎。小叶矩圆形,先端钝,长5-15,宽5-7cm,有细尖,基部阔圆形,并在一边偏大。下表面主脉突出。叶黄绿色。硬革质。叶轴两边有狭翅。气微,味苦。

化学成分叶含大黄酸(rhein),大黄素(emodin),4,5-二羟基-1-羟甲基蒽酮(4,5-dihydroxy-1-hydroxymethylanthrone),4,5-二羟基-2-羟甲基蒽醌(4,5-dihydroxy-2-hydroxymethylanthraquinone),异大黄酚(isochrysophanol),大黄素甲醚-L-葡萄糖甙(physcion-L-glucoside)。

药理作用1.抑制肌肉瘤:叶的酸性提取物对接种于小鼠大腿肌内之肉瘤一37有轻度的伤害作用。

2.泻下、抗菌作用:叶、果含蒽醌疳类,故有泻下、抗菌作用。

性味辛苦;寒温

归经心;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燥湿,止痒,缓泻。主湿疹,皮肤瘙痒,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疱疹,疮疖肿疡,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后下。外用:适量,鲜叶捣汁擦;或调制成油膏敷。

各家论述《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杀虫,止痒。治神经性皮炎,牛皮癣,湿疹,皮肤瘙痒,疮疖肿疡。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蕨萁

    药材名称小蕨萁拼音Xiǎo Jué Qí别名小蕨鸡、白粉蕨、华北粉背蕨来源药材基源:为中国蕨科植物华北薄鳞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tolepidium kuhnii(Milde)Hsing

  • 珠芽蓼

    《全国中草药汇编》:珠芽蓼药材名称珠芽蓼拼音Zhū Yá Liǎo别名猴娃七、山高粱、蝎子七、剪刀七、染布子来源蓼科植物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nm L.,以根状茎入药。秋季

  • 杉木节

    《中药大辞典》:杉木节药材名称杉木节拼音Shā Mù Jié别名杉节(《生草药性备要》)。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杉科植物杉枝干上的结节。功能主治治脚气,痞块,骨节疼痛,带下,跌扑血

  • 泡掌筒

    药材名称泡掌筒拼音Pào Zhǎnɡ Tǒnɡ别名炮竹简、大笔杆草、空心草、猴桔子、梅竹叶、金鸡一把锁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忍冬科植物泡掌筒的全株。夏、秋采,晒干。原形态小灌木,高1~1.

  • 药用狗牙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药用狗牙花药材名称药用狗牙花来源夹竹桃科药用狗牙花Ervatamia officinalis Tsiang,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海南。功能主治主治腹痛。用法用量3~5钱,水煎服

  • 满树星

    《全国中草药汇编》:满树星药材名称满树星别名鼠李冬青、秤星木、天星木来源冬青科满树星Ilex aculeolata Nakai,以根皮入药。生境分部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性味微苦、甘,凉。功能

  • 红辣蓼

    《中药大辞典》:红辣蓼药材名称红辣蓼拼音Hónɡ Là Liǎo别名琼柳草(《贵州中医验方秘方》),蓼子草(《贵州民间方药集》),斑蕉草(《中国药植图鉴》),青蓼、蝙蝠草(《泉州本

  • 铁树叶

    药材名称铁树叶拼音Tiě Shù Yè出处《药性考》来源为龙舌兰科植物朱蕉的叶。全年可采。原形态朱蕉(《南越笔记》),又名:铁树(《岭南杂记》),朱竹(《南越笔记》),铁连草(《家

  • 金银花子

    药材名称金银花子拼音Jīn Yín Huā Zǐ别名银花子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冬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onicer japonica Thunb.采收和储藏:秋末冬初采收,晒

  • 蓝靛

    药材名称蓝靛拼音Lán Diàn别名蓝淀(《本草拾遗》),青靛(《普济方》),靛青(《邓子禹家抄方》)。出处《纲目》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草大青,豆科植物木蓝,爵床科植物马蓝或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