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小果皂角

小果皂角

药材名称小果皂角

拼音Xiǎo Guǒ Zào Jiǎo

英文名fruit of Littlefruit Honeylocust

别名小皂角。

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小果皂角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editsia australis Hemsl.[G.microcarpa Metcalf]

采收和储藏:果实成熟后采摘,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小果皂荚小乔木至乔木。枝褐灰色,具粗刺,刺圆锥形,长3-5cm,有分枝。叶为一回或二回羽状复叶;羽片2-6;小叶通常5-6对,斜椭圆形或菱状披针形,长2-3cm,宽约1cm,先端钝或圆形,基部急尖或斜楔形,边缘具钝齿或近全缘,上面无毛或有稀疏的短柔毛,下面无毛;小叶柄长约1mm。花绿白色,杂性;雄花散生于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上;雄蕊10;两性花集成总状花序;萼裂片长圆披针形;花瓣5,内被粗毛;雄蕊5。荚果扁平,果瓣革质,近无子房柄,稍弯,黑色,长6-12cm,宽1-2.5cm。种子近于扁平,椭圆形,棕色,平滑,长约8mm,宽约4mm。花期6-10月,果熟期11月至翌年4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性味苦;寒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驱虫;解毒消肿。主痈疽肿毒;肠寄生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研末,1-3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烧存性研末敷;或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刺,果实有驱蛔虫,痈疽的功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刺

    药材名称白刺别名酸胖、哈尔马格、唐古特白刺来源蒺藜科白刺属植物甘青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r.以果实入药。秋季果实成熟采收,晒干。性味甘、酸,温。功能主治健脾胃,助消化,安神,

  • 肥猪草

    药材名称肥猪草拼音Féi Zhū Cǎo英文名Fragrant Bulbophyllum别名芳香石豆兰(《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香石豆兰的全草。拉丁

  • 小花梾木

    药材名称小花梾木拼音Xiǎo Huā Lái Mù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小花梾木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ida paruiflora (Chien)Holub[Cornus paruif

  • 峨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峨参药材名称峨参拼音é Shēn别名土田七[四川]来源伞形科峨参属植物峨参Anthriscus sylvestris (L.) Hoffm.,以根、叶入药。8~9月地上部

  • 鸭脚木叶

    《中药大辞典》:鸭脚木叶药材名称鸭脚木叶拼音Yā Jiǎo Mù Yè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五加科植物鹅掌柴的叶,夏、秋采取。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鸭脚木皮"条。

  • 三分丹

    药材名称三分丹别名蛇花藤来源萝藦科三分丹Tylophora atrofolliculata Metc.,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云南。性味甘、微辛,平。有毒。功能主治祛瘀止痛。主治跌打损伤,风湿

  • 扁担蒿

    药材名称扁担蒿拼音Biǎn Dɑn Hāo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种植物垂果南芥和粉绿垂果南芥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rabis pendula L.2.Arabis pendula L.va

  • 扁豆根

    《中药大辞典》:扁豆根药材名称扁豆根拼音Biǎn Dòu Gēn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豆科植物扁豆的根。化学成分根含天门冬素酶。根瘤中含多种游离的氨基酸。功能主治治便血,痔漏,淋浊。①《

  • 毛发唐松草

    药材名称毛发唐松草拼音Máo Fā Tánɡ Sōnɡ Cǎo别名珍珠莲、马尾黄连、水黄连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菜科植物毛发唐松草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alictrum trichopus

  • 地八角

    《中药大辞典》:地八角药材名称地八角拼音Dì Bā Jiǎo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地八角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晒干备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匍匐或斜生,长30~100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