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小毒芋

小毒芋

药材名称小毒芋

拼音Xiǎo Dú Yù

别名香芋、团芋

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泉七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udnera colocasiaefolia C. Kock [Conatanthus peltatus Hort.ex Van Houtt.; Steudnera henryana Engl.]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挖,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泉七,多年生草本。茎短,圆柱形,上升,粗2-3cm,具残存的叶鞘。叶柄圆柱形,绿色或稀带青紫色,纤细,长30-50cm,下部具鞘;叶片薄革质,卵形,长20-30cm,宽12-17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微凹或稍外凸,表面淡绿色,背面绿白色;例脉5-7对。花序柄绿色或青紫色,长8-15cm;佛焰苞外面上部黄色,基部紫色,内面上部紫色,基部深紫色,卵状被针形或长圆状被针形,先端长尾状渐尖,基部钝或圆,初直立,后反卷;肉穗花序长3-4cm;雌花序长2-2.5cm,圆柱形,粗2-3mm,背面3/4与佛馅苞合生;雄花序椭圆形,长1-1.5cm,粗5-6mm;花无花被;雌花子房近球形,柱头4-5裂,子房周围有假雄蕊;雄花为棱柱状或近圆柱形的合生雄蕊柱。浆果卵形,种子卵圆形。花期3-4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50-1400m的密林下潮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性寒;有毒

功能主治止血生肌;解毒消肿。主刀枪伤;创伤出血;血栓性脉管炎;疮病疖肿;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半支莲

    药材名称半支莲拼音Bàn Zhī Lián别名松叶牡丹(《植物学大辞典》),金丝杜鹃(《中国植物图鉴》),佛甲草、打砍不死、万年草(《南宁市药物志》)。出处《江西民间草药》来源为马

  • 鸡爪芹

    药材名称鸡爪芹拼音Jī Zhuǎ Qín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红花变豆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nicula rubriflora Fr, Schmidt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洗净,晒干。原

  • 文蛤

    药材名称文蛤拼音Wén Há别名花蛤(《梦溪笔淡》),黄蛤(《现代实用中药》),圆蛤(《药材资料汇编》),白利壳(《中药志》)。出处《本经》来源为帘蛤科动物文蛤的贝壳。4~10月间

  • 巴茅果

    药材名称巴茅果拼音Bā Máo Guǒ别名牛草果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禾本科植物五节芒根茎部叶鞘内的虫瘿。虫瘿全年均可采集。原形态五节芒,又名:萱仔、马儿扦。 多年生草本,高2~4米。根

  • 黄芦木

    药材名称黄芦木拼音Huánɡ Lú Mù别名狗奶根、刀口药、黄连、刺黄檗、小檗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黄芦木的根和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beris amurensis Rupr.采收和储

  • 帕梯

    药材名称帕梯拼音Pà Tī别名野菠萝、露兜(《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罗金堆(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露兜树科植物分叉霉兜树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有刺灌木或小乔木,高5~7米。叶

  • 橘核

    《中国药典》:橘核药材名称橘核拼音Jú Hé英文名SEMEN CITRI RETICULATAE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培变种

  • 桑螵蛸

    《中国药典》:桑螵蛸药材名称桑螵蛸拼音Sānɡ Piāo Shāo英文名OOTHECA MANTIDIS别名团螵蛸、长螵蛸、黑螵蛸、螳螂巢、螳螂子、刀螂子、螳螂蛋、流尿狗来源本品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Te

  • 吹风藤

    药材名称吹风藤拼音Chuī Fēnɡ Ténɡ别名构芭、双飞蝴蝶、牛奶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茶茱萸科植物小果微花藤的根及茎藤。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odes vitiginea(Hance)Hemsl.

  • 羚羊肉

    《中药大辞典》:羚羊肉药材名称羚羊肉拼音Línɡ Yánɡ Ròu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等的肉。性味《纲目》:"甘,平,无毒。"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