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小白薇

小白薇

《中药大辞典》:小白薇

药材名称小白薇

拼音Xiǎo Bái Wēi

别名白龙须、白薇(《滇南本草》),水辣子根、老妈妈针线包、蛇辣子、白藤娃儿藤(《云南中草药》)。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萝摩科植物云南娃儿藤。秋、冬采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厘米左右。根多数,簇生,细长圆柱形,淡黄色。茎直立,圆柱形,被棕色短毛。叶对生,阔卵形或椭圆形,向上则成披针形,先端尖,基部钝圆,全缘,两面均被稀疏的短毛;叶柄短。聚伞花序生于茎顶及叶腋;花暗紫红色。蓇葖果长圆锥形,长约4.5厘米,熟后开裂,散出种子。种子扁平,棕红色,顶端有丝光状柔软长毛。花期夏、秋。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向阳草地。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滇南本草》:"性微温,味苦涩。"

功能主治①《滇南本草》:"专治寒疼,肚腹酸疼。"

②《云南中草药》:"舒筋活血,调经止痛。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肝炎,胃溃疡,虚痨,恶性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外用:捣敷。

复方治蛇、虫咬伤:小白薇三钱,水煎服;外用适量,加红糖捣烂敷伤处。(《云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小白薇

药材名称小白薇

拼音Xiǎo Bái Wēi

英文名Root of Yunnan Tylophora

别名白龙须、白薇、水辣子根、老妈妈针线包、蛇辣子、白藤娃儿藤、野辣椒三十六荡、关腰草、沉夭儿、青龙藤金线包、山辣子、凌羊角草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云南娃儿藤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ylophora yunnanensis Schltr.

采收和储藏:秋、冬采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直立半灌木,高约50cm。须状根多数,簇生,细长圆柱形,淡黄色。茎圆柱形,被棕色短柔毛。叶对生,纸制裁;叶柄长3-6mm,被短柔毛;叶片卵状椭圆形,向上则成披针形,长3-7.5cm,宽1.5-3.5cm,先端钝,基部圆形,全缘,两面均被衡疏的短毛;侧脉约4对。聚伞花序生于茎顶及叶腋;着花多朵;花梗纤细;花暗紫红色;萼5深裂,外面被微毛,内面基部腺体2齿裂;花冠辐状,裂片具缘毛,内面具疏长柔毛;副花冠裂片卵圆形,贴生于蕊冠上;花粉每室1个,平展;子房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无毛;柱头先端扁平。蓇葖果双生,披针形,长4-5.5cm先端渐尖。种子扁平,棕红色 ,先端具长约2.5cm的黄白色种毛。花期5-8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野向阳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西南及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横卧,呈疙瘩状,上方有茎残基,下方簇生多数细长圆柱形根。根表面灰黄色、红棕色或暗棕色。质脆,易折断。气微味微苦。

性味味苦、辛;性微温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郐盘通络;活血止痛。主风湿骨痛肝炎,胃溃疡,小儿麻痹后遗症,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或泡酒。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专治寒疼,肚腹酸疼。2.《云南中草药》:舒筋活血,调经止痛。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肝炎,胃溃疡,虚痨,恶性疟疾。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麻油

    《中国药典》:麻油药材名称麻油拼音Má Yóu英文名OLEUM SESAMI来源本品为脂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 L.的成熟种子用压榨法得到的脂肪油。性状本品为淡

  • 小牛肝菌

    药材名称小牛肝菌拼音Xiǎo Niú Gān Jūn别名空柄假牛肝菌、杂蘑来源药材基源:为牛肝菌科真菌小牛肝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letinus cavips (Opat.)Kalchb

  • 尖顶羊肚菜

    药材名称尖顶羊肚菜别名圆锥羊肚菌、尖顶羊肚菌、羊肚菜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盘菌目马鞍菌科尖顶羊肚菜Morchella conica Pers.,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春夏之交雨后,产生于阔叶林及混交林的地

  • 鸟不宿

    药材名称鸟不宿拼音Niǎo Bú Sù别名鸟不踏、刺根白皮(汪连仕《采药书》),鸟不停(《周益生家宝方》),老虎草、昏树(《纲目拾遗》)。出处汪连仕《采药书》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或

  • 毛葡萄叶

    药材名称毛葡萄叶拼音Máo Pú Tɑo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毛葡萄Vitis quinguangularis Rehd.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is quinquangularis

  • 雷公橘

    药材名称雷公橘拼音Léi Gōnɡ Jú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花菜科植物雷公橘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pporis membranifolia Kurz.[C.viminea Hcok.f.et T

  • 冷饭果叶

    药材名称冷饭果叶拼音Lěnɡ Fàn Guǒ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处植物荚蒾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foetidrm Wal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集,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臭荚

  • 紫薇叶

    《中药大辞典》:紫薇叶药材名称紫薇叶拼音Zǐ Wēi Yè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千屈菜科植物紫薇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薇花"条。化学成分叶含生物碱:德新宁碱、德洒明

  • 糙叶树

    药材名称糙叶树拼音Cāo Yè Shù别名牛筋树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榆科植物糙叶树的根皮及树皮。原形态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树皮黄褐色,有灰斑与皱纹,老时纵裂,幼枝被平

  • 刺三甲

    药材名称刺三甲拼音Cì Sān Jiǎ别名五加皮(《滇南本莩》),白竻根(《生草药性备要》),白茨根、山五甲(《草木便方》),苦竻蔃(《岭南采药录》),刺三加、苦刺头(《贵州民间药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