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山桂皮

山桂皮

药材名称山桂皮

拼音Shān Guì Pí

别名桂皮、土桂皮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毛桂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appelianum Schewe[C.appelianum Schewe var.tripartitum Y.C.Yang;C.szechuanense Y.C.Yang;C.trinervatum Y.C.Yang ]

采收和储藏:林全年均可采收,洗净切碎,晒干备用。

原形态常绿小乔木,高4-6m。树皮灰褐色或暗绿色。多分枝,枝条被暗黄色绒毛,后渐脱落无毛。叶互生或近对生;叶柄长4-9mm,密被暗黄包柔毛;叶片卵状披针形、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4.5-11.5cm,宽1.5-4cm,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全线,上面幼时沿叶脉密被暗黄色柔毛,后渐脱落无毛,下面密被黄褐色柔毛,离基三出脉,侧脉近叶缘一侧有少数支脉,网脉在下面略明显,革质。圆锥花序腋生,长4-6.5cm,被黄褐色柔毛,具5-11朵花;苞片线形式披针形,长2.5-3mm,两面被柔毛,时落;花两性,长3-5mm,白色;花梗长2-3mm,被黄褐色柔毛;花被筒倒锥形,长1-1.5mm,花破裂片宽倒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3-3.5mm,宽约2mm,先端锐尖;能有雄蕊9,长2.5-3.5mm,花丝被疏柔毛,第1、2轮雄蕊花药长圆形,与花丝等长,4室,内向瓣裂,花丝无腺体,第3轮雄蕊花药长圆形,4室,外向瓣裂,花丝小部有1对卵圆形腺体;退化雄蕊3,长约1.3-1.7mm,三角状箭头形,柄被柔毛;子房宽卵球形,长约1.2mm,无毛,花柱较粗,柱头头状,有时具3浅裂。果实椭圆形,长约6mm;果托漏斗状,顶端齿裂。花期4-6月,果期6-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于山坡、谷地灌木丛或疏林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温中理气;发汗解肌。主虚寒胃痛;泄泻;腰膝冷痛;风寒感冒;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麦

    《中药大辞典》:小麦药材名称小麦拼音Xiǎo Mài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小麦的种子或其面粉。原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秆直立,通常具6~9节。叶鞘光滑,常较

  • 乌骨藤

    《中药大辞典》:乌骨藤药材名称乌骨藤拼音Wū Gǔ Ténɡ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番荔枝科植物白叶瓜馥木的根。秋季采收。原形态攀援灌木,高达3米。叶互生,近革质,长椭圆形,长7~17厘米

  • 千金花

    《中药大辞典》:千金花药材名称千金花拼音Qiān Jīn Huā出处《本草乘雅半偈》来源为菊科植物兰草的花。性味《本草乘雅半偈》:"味苦。"功能主治《本草乘雅半偈》:"以

  • 大麦泡

    药材名称大麦泡别名对嘴泡、猫爪刺、牛奶泡、栽秧泡、泡儿刺、三月泡来源蔷薇科大麦泡Rubus corchorifolius L.[R. althaeoides Hance],以根皮、叶入药。生境分部陕西

  • 象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象皮药材名称象皮拼音Xiànɡ Pí来源象科动物亚洲象Elephas maximus L.的皮,以去毛的干燥皮入药。将象皮用水浸泡3天,刷净,闷润至内外湿度一致

  • 牡丹皮

    《中国药典》:牡丹皮药材名称牡丹皮拼音Mǔ Dān Pí英文名CORTEX MOUTAN别名丹皮、粉丹皮、木芍药、条丹皮、洛阳花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

  • 牡荆茎

    《中药大辞典》:牡荆茎药材名称牡荆茎拼音Mǔ Jīnɡ Jīnɡ别名牡荆条(《安徽药材》)。出处《别录》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枝条。功能主治治感冒,风湿,喉痹,疮肿,牙痛。①《别录》:"疗

  • 牛鼻栓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鼻栓药材名称牛鼻栓拼音Niú Bí Shuān别名千斤力来源金缕梅科牛鼻栓Fortunearia sinensis Rehd. et Wils.,以枝、叶入药

  • 无花果根

    《中药大辞典》:无花果根药材名称无花果根拼音Wú Huā Guǒ Gēn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桑科植物无花果的根,秋后采收。原形态详"无花果"条。功能主治治筋骨疼痛,痔

  • 浙贝母

    《中国药典》:浙贝母药材名称浙贝母拼音Zhè Bèi Mǔ英文名BULBUS FRITILLARIAE THUNBERGII别名浙贝、大贝、象贝、元宝贝、珠贝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