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山玉桂

山玉桂

药材名称山玉桂

拼音Shān Yù Guì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野黄桂的树皮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jensenianum Hand.Mazz.[C.pauciflorum H.T.Cha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切碎,晒干。

原形态野黄桂常绿乔木,高6m。树皮灰褐色,有桂皮香味;枝条无毛。叶常近对生;叶柄长0.6-2.4cm,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20cm,宽1.5-6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全缘,上面绿色,光亮,无毛,下面灰白色,幼时被粉状微柔毛,后变无毛,离基三出脉,中脉与侧脉两面凸起;厚革质。伞房状花序,长3-4cm,近无毛,具2-5朵花,苞片及小苞片长约2mm,早落。花两性,长约4-8mm,黄色或白色,花梗长5-20mm;花被筒极短,长1.5-2mm,花被裂片6,倒卵圆形,长2.5-6mm,先端锐尖,花被外面无毛,内面被丝毛,边缘具乳突小纤毛;能育雄蕊9,花丝被疏柔毛,第1、2轮雄蕊花药卵圆状至长圆形,花丝稍长于花药,无腺体,第3轮雄蕊花药长圆形,花丝近中部有1对盘状腺体;退化雄蕊3,三角形,长约1.8mm,柄被柔毛,位于最内一轮;子房卵球形,花柱比子房长1倍,无毛,柱头盘状,具不规则圆裂。果实卵球形,长1-1.2cm,直径6-7mm,先端具小突尖,无毛;果托倒卵形,长约6mm,直径约8mm,具齿裂,齿先端平截。花期4-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600m的山坡常绿阔叶林或竹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北、湖南西部、广东。

性味辛;甘;温

归经肝;胃经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散寒止痛。主脘腹冷痛;风寒湿痹;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研末吞服,1-1.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六月合

    药材名称六月合拼音Liù Yuè Hé别名小水药、水惊风、冷草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长圆楼梯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tostema oblongifoliu

  • 狼尾巴花

    《中药大辞典》:狼尾巴花药材名称狼尾巴花拼音Lánɡ Wěi Bɑ Huā别名狼尾珍珠菜、狼巴草、红丝毛、酸溜子(《陕西中草药》),重穗排草(《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报

  • 光头前胡

    药材名称光头前胡拼音Guānɡ Tóu Qián Hú别名岩防风、棕包头、鸡肢前胡、独活、岩棕、官防风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化中前胡和岩前胡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eucedanum

  • 钩藤

    《中国药典》:钩藤药材名称钩藤拼音Gōu Ténɡ英文名RAMULUS UNCARIAE CUM UNCIS别名双钩藤、鹰爪风、吊风根、金钩草、倒挂刺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钩藤Uncaria

  • 霞天曲

    《中药大辞典》:霞天曲药材名称霞天曲拼音Xiá Tiān Qǔ出处《本草备要》来源为半夏等药和霞天膏制成的曲剂。制法制半夏,焦冬术、白茯苓各9斤,党参12斤,炙甘草4.5斤,广陈皮4.5斤,

  • 金瓜草

    药材名称金瓜草拼音Jīn Guā Cǎo别名睫毛齿果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远志科植物椭圆叶齿果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omonia oblongifolia DC.[S.sessiliflo

  • 皋芦

    《中药大辞典》:皋芦药材名称皋芦拼音Gāo Lú别名过罗、拘罗、物罗(《南越志》),瓜芦(陶弘景),苦艼(《南越笔记》)。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山茶科植物皋芦的叶。原形态常绿灌木,全体与茶相

  • 具苞水柏枝

    药材名称具苞水柏枝别名翁波[藏名]来源怪柳科具苞水柏枝Myricaria bracteata Royle,以幼嫩枝条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甘,温。功能主治升阳发散,解毒透疹。主治麻疹不透高热,风湿性

  • 《中药大辞典》:铁药材名称铁拼音Tiě出处《本经》来源为一种灰黑色的金属。主要由赤铁矿、褐铁矿、磁铁矿等炼出。由于含碳量的不同,可分为生铁(含碳量在1.7%以上)、熟铁(含碳量在0.2%以下)和钢铁(

  • 辣木通

    药材名称辣木通拼音Là Mù Tōnɡ别名山木通、大叶木通、小木通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云南铁线莲的藤茎或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yunnanensis Franch.采收和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