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异叶鳞始蕨

异叶鳞始蕨

药材名称异叶鳞始蕨

拼音Yì Yè Lín Shǐ Jué

英文名Different-leaf Lindsaea

出处始载于《蕨类名同及名乐》。

来源药材基源:为鳞始蕨科植物异叶鳞始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saea heterophylla Dry.[Schizoloma heterophyllum(Dry.)J.Smit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取全草,去杂质,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陆生蕨类植物,植株高约35cm。根茎短而横走,密被赤褐色的钻形鳞片。叶近生;叶柄暗栗色,长10-20cm,四棱形,光滑;叶片草质,阔披形或长圆状三角形;羽片约11对,基部近对生,上部互生,远离而斜展,披针形,长3-5cm,宽约1cm,基部对称,不分裂或羽状,边缘有不整齐的短尖锯齿;叶脉羽状二叉分枝,沿中脉两侧各有1行不整齐的多边形斜长网眼。孢子囊群线形,生于小脉先端的联结脉上,除基部两侧外,近叶缘连续分布;囊群盖线形,灰棕色,连续不断,全缘。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600m的林下溪边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状茎圆柱形,粗约2mm,表面密生赤褐色钻形鳞片。上方近生多数叶,下方有众多褐色的须根。叶柄四棱形,暗栗色,光滑;叶片阔披针形或矩圆三角形,长15-30cm,宽5-15cm,一至二回羽状,草质,淡灰绿色;叶轴有四棱,禾秆色,光滑,羽片披针形,长3-5cm,不分裂或网状,叶缘有不整齐的短尖锯齿,沿主脉两侧各有1行不整齐的多边形斜长网眼,网眼外的小脉分离,单一或分叉。孢子囊群线形,生于小脉先端的联结脉上,孢子囊盖线形,棕灰色,全缘。气微,味淡。

性味淡;苦;平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利水;活血止痛。主小便不畅;瘀滞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利水、止痛,活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龙眼

    药材名称龙眼拼音Lónɡ Yǎn别名桂圆来源见"龙眼肉"。性味甘、平温、无毒。归经入心、脾、胃。功能主治补心脾,益气血,健脾胃,养肌肉。思虑伤脾,头昏,失眠,心悸怔忡,虚赢,病后或产后体虚,及由于脾虚

  • 鸡蹼

    药材名称鸡蹼拼音Jī Pǔ别名珍珠草、一包针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广叶星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crosorium steerei(Harr.)Ching[Polypodium ste

  • 佛手柑根

    《中药大辞典》:佛手柑根药材名称佛手柑根拼音Fó Shǒu Gān Gēn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根。9~10月挖取,晒干。性味《重庆草药》:"味苦辛,性平,

  • 合欢花

    《中国药典》:合欢花药材名称合欢花拼音Hé Huān Huā英文名FLOS ALBIZIAE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 的干燥花序。夏季花开

  • 黑络丸菌

    药材名称黑络丸菌拼音Hēi Luò Wán Jūn别名黑根须腹菌、黑络丸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腹菌科真菌黑络丸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izopgon piceus B

  • 金橘核

    《中药大辞典》:金橘核药材名称金橘核拼音Jīn Jú Hé别名金橘子(《闽东本草》)。出处《本草再新》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金橘及金弹的种子。性味味酸辛,性平,无毒。归经入肝、肺二经。功

  • 霸王七

    《中药大辞典》:霸王七药材名称霸王七拼音Bà Wánɡ Qī别名万年炦、炦七。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凤仙花科植物野风仙花的块根。9~12月间采挖,除去须根,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盾果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盾果草药材名称盾果草别名盾形草来源紫草科盾果草属植物盾果草Thyrocarpus sampsonii Hance的全草。4~6月采全草,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

  • 无患树蔃

    《中药大辞典》:无患树蔃药材名称无患树蔃拼音Wú Huàn Shù Qiánɡ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树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无患子

  • 冻青叶

    《中药大辞典》:冻青叶药材名称冻青叶拼音Dònɡ Qīnɡ Yè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滇桢楠的叶。冬、春采。原形态乔木,高20米;树冠球形,有香气;树皮灰褐色。小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