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扁竹兰

扁竹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扁竹兰

药材名称扁竹兰

拼音Biǎn Zhú Lán

别名兰花扁竹、扁竹鸢尾、扁竹、都拉

来源鸢尾扁竹兰Iris wattii Baker,以根状茎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凉血消炎。

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用量2~3钱。

食物中毒。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扁竹兰

药材名称扁竹兰

拼音Biǎn Zhú Lán

别名白跌打、见血封口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百合科植物柄叶开口箭根茎。全年可采。去须根洗净,切片后用米泔水泡,再用京竹叶煮三小时,晒干研末。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地下根茎粗壮,横走,节明显,节上生须根。叶互生,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0~15厘米,宽3~5厘米,基部延长成柄,抱茎,全缘,平行脉多而明显。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白色。浆果球形,熟时红色,内有种子1粒。

生境分部生于山间疏林潮湿处。分布云南等地。

药理作用本品药理作用未见报道。同属植物中云南的黄花开口箭民间用以"消肿"。实验证明,其根茎酊剂对在位蛙心、兔心,猫的心电图及离体豚鼠心脏标本有强心作用。强心作用出现时间、作用高峰时间、中毒时间与心搏停止时间,均与洋地黄接近,因此可能属慢效心甙类。其生物活性(鸽法)较洋地黄小一倍。另外,从云南产同属植物T.fimbriata Hand.-Mazz.中提得的强心甙-开口箭素有典型的洋地黄样作用,但似属于速效心甙类。鸽用开口箭素24小时后已完全从体内排除。对鸽的最小致死量为1.394±0.069毫克/公斤,为毒毛旋花子甙G的1/8,而略大于黄夹甙;其治疗指数为3.12,较毒毛旋花于甙G(2.31)为大。开口箭素无溶血作用,对热稳定。

性味辛苦,寒,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消肿。

复方①治外伤出血,跌打损伤,胃出血:鲜扁竹兰根一两,水煎,酒引服;外用粉末撒布患处。

②治目赤眼雾,扁桃体炎,淋巴结炎:扁竹兰粉五分,开水送服。(性味以下出《云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扁竹兰

药材名称扁竹兰

拼音Biǎn Zhú Lán

英文名Rhizome of Watt Tupistra

别名白跌打、见血封口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弯蕊开口箭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upistra wattii (C.B.Clarke)Hook.f.[Campylandra wattii C.B.Clark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除去叶及须根,洗净,切片后用米泔水浸泡,再用京竹叶煮3h,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柄叶开口箭,多年生草本。根茎长,下部多少弯曲呈弧形,圆柱形,直径0.8-1.2cm,黄褐色。中3-10枚生于延长的茎上;叶柄长3-9cm,基部扩大,抱茎;叶片纸质,窄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至椭圆状卵形,长6.5-20cm,宽3-7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穗状花序直立或外弯,侧生,长2.5-6cm;苞片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绿色或黄色,有几枚无花包片聚生于花序顶端;花被圆筒状,筒长3-5mm,上部6裂,裂片开展,宽卵形,长3.5-4mm,宽2-4mm,肉质,红褐色或黄绿色;雄蕊6,花丝下部扩大,贴生于花被筒上,上部分离,长1.5-2mm,内弯,花药宽卵形;子房球形,花柱不明显,柱头钝三棱形,先端3裂。浆果球形,直径9-11mm,红色,具种子1-3颗。花期2-5月,果期次年1-4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密林下阴湿处或溪边和山谷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根茎含弯蕊开口箭甙元(wattigenin)A,螺甾四醇(ranmogenin)D。

药理作用本品药理作用未见报道。同属植物中云南的黄花开口箭Tupistra aurantia Wall.,民间用以消肿。实验证明,其根茎酊剂对在位蛙心、兔心,猫的心电图及离体豚鼠心脏标本有强心作用。强心作用出观时间、作用高峰时间、中毒时间与心搏停止时间,均与洋地黄接近,因此可能属慢效心甙类。其生物活性(鸽法)较洋地黄小一倍。另外,从云南产同属植物T.fimbriata Hand.-Mazz.中提得的强心甙一开口箭素(Tupistrin)有典型的洋地黄样作用,但似属于速效心甙类。鸽用开口箭素24小时后已完全从体内排除。对鸽的最小致死量为1.394土0.069mg/kg,为毒毛旋花子甙G的 l/8,而略大于黄夹甙;其治疗指数为3.12,较毒毛旋花子甙G(2.31)为大。开口箭素无溶血作用,对热稳定。

性味辛;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消肿止痛。主感冒风热;咳嗽咽痛;扁桃体炎;淋巴结炎;跌打骨折;胃痛吐血;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6g;或浸酒;研末,1-2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撒布。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团叶鳞始蕨

    药材名称团叶鳞始蕨拼音Tuán Yè Lín Shǐ Jué英文名Orbicular Lindsaea别名团叶陵齿蕨、鱼眼蕨、螺视蕨、七星剑、月影草、金钱草、田螺掩、高脚假铁线草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

  • 夹蛇龟肉

    《中药大辞典》:夹蛇龟肉药材名称夹蛇龟肉拼音Jiá Shé Guī Ròu出处《食性本草》来源为龟科动物夹蛇龟的肉。性味①《食性本草》:"寒,有毒。"

  • 新疆香堇

    药材名称新疆香堇拼音Xīn Jiānɡ Xiānɡ Jǐn别名紫花地丁。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香堇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iola oxycentra Juz.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

  • 灰蓟

    药材名称灰蓟拼音Huī Jì别名大蓟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灰蓟的根工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sium griseum Levl.[C. botryodes Pe-trak.]采收和储藏:夏、

  • 结根草莓

    药材名称结根草莓拼音Jié Gēn Cǎo Méi出处《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结根草莓的全草。6~7月采,茎最好,除去枯枝残叶及须根,晾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8~12

  • 布渣叶

    药材名称布渣叶拼音Bù Zhā Yè别名蓑衣子、破布叶、麻布叶、烂布渣、布包木、破布树、薢宝叶来源为椴树科破布叶属植物破布树Microcos paniculata.的叶。夏秋采叶,

  • 小叶桑

    药材名称小叶桑拼音Xiǎo Yè Sānɡ别名野桑(《广西药植名录》),小岩桑(《贵州草药》)。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桑科植物鸡桑的叶。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5米。枝开展,无毛;

  • 毛勾儿茶

    药材名称毛勾儿茶拼音Máo Gōu ér Chá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大叶勾儿茶的根、茎藤。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chemia huana Rehd.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茎藤,鲜用或切段晒

  • 天香炉

    《中药大辞典》:天香炉药材名称天香炉拼音Tiān Xiānɡ Lú别名大香炉(《生草药性备要》),天吊香(《岭南采药录》),仰天盅(《陆川本草》),细金香炉、小金钟(《南宁市药物志》),蜂窝

  • 羊屎条叶

    药材名称羊屎条叶拼音Yánɡ Shǐ Tiáo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和植物烟管荚蒾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utile Hemsl.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