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扇蕨

扇蕨

《中药大辞典》:扇蕨

药材名称扇蕨

拼音Shàn Jué

别名搜山虎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扇蕨根茎全株。全年可采。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而横走,密被棕色、披针形的鳞片。叶远生;叶柄长30~45厘米,无毛;叶片扇状,鸟足状掌状分裂,裂片披针形,中央裂片长17~20厘米,宽2.5~3厘米,侧裂片较小,全缘或波浪形缺刻;叶纸质,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浅灰色,疏被棕色鳞片;主脉隆起,细脉联结成六角形网眼。孢子囊群上部的为圆形,下部汇合成矩圆形,近主脉着生。

生境分部生于石上或树荫。分布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性味性寒,味辛酸涩。

功能主治消饱胀,疗风湿。

复方①治饱胀:搜山虎根二至三钱。煎水服。

②治风湿脚气:搜山虎全草、狼鸡叶各二至三两,煎水洗脚。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扇蕨

药材名称扇蕨

拼音Shàn Jué

英文名Palmate Neocinnamo, Palmate Neocheiropteris

别名搜山虎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扇蕨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ocheiropteris palmatopedata(Bak.)Christ[Polypodium palmatopedatum Bak.]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达70cm。根茎粗而横生,被卵状披针形鳞片,长渐尖,边缘有细齿,覆瓦状排列。叶远生;叶柄长30-50cm,基部关节不明显;叶片纸质,扇形,长25-30cm,宽相等或略超过,鸟足状掌状分裂;中间裂片披针形,长17-20cm,宽2.5-3cm,两侧裂片向外渐短,全缘;叶脉网状,内藏小脉分叉。孢子囊群圆形或长圆形,生于裂片下部,靠近中脉。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2700m的山坡密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等地。

性味苦;酸;涩;凉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食导滞。主小便不利;淋沥涩痛;食积饱胀;痢疾;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煎水洗。

注意体虚、严重心脏病及孕妇忌用。

复方①治饱胀:搜山虎根二至三钱。煎水服。②治风湿脚气:搜山虎全草、狼鸡叶各二至三两。煎水洗脚。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碗花草

    药材名称碗花草拼音Wǎn Huā Cǎo别名铁贯藤、老鸦嘴出处本品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卷二十三蔓草类,云:"碗花草生云南。曼生如旋花,叶似鬼目单叶无毛,花出苞中,色白五瓣,作筩子形,无心&helli

  • 高粱乌米

    《全国中草药汇编》:高粱乌米药材名称高粱乌米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黑粉科轴黑粉属植物高粱黑粉菌Sphacelotheca sorghi (Link) Clint.和长轴高粱黑粉菌S. cruenta (K

  • 水甘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甘草药材名称水甘草来源夹竹桃科水甘草Amsonia sinensis Tsiang et P. T. Li,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安徽。性味甘,凉。功能主治主治小儿风热,丹毒

  • 鸭胆

    《中药大辞典》:鸭胆药材名称鸭胆拼音Yā Dǎn出处《纲目》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胆或胆汁。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白鸭肉"条。性味《纲目》:"苦辛,寒,无毒。"功能主

  • 草地黄芩

    药材名称草地黄芩别名川黄芩来源唇形科黄芩属植物草地黄芩Scutellaria hypericifolia Levl.,以根入药。9~10月挖根,洗净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止咳,利湿解毒。用于风

  • 雀脑

    《中药大辞典》:雀脑药材名称雀脑拼音Què Nǎo出处《别录》来源为文鸟科动物麻雀的脑髓。性味《别录》:"平。"归经《滇南本草》:"入肾。"功能主治治

  • 白枪杆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枪杆药材名称白枪杆拼音Bái Qiānɡ Gǎn别名根根药、对节木、狗骨头树来源木犀科白蜡树属植物白枪杆Fraxinus malacophylla Hemsl.,以根入

  • 云芝

    药材名称云芝拼音Yún Zhī别名杂色云芝、黄云芝、灰芝、瓦菌、彩云革盖菌、多色牛肝菌、红见手、千层蘑、彩纹云芝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彩绒革盖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iolus v

  • 都咸子树皮

    药材名称都咸子树皮拼音Dōu Xián Zǐ Shù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腰果Anacardium occidentale L.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acardium occide

  • 鲤鱼目

    《中药大辞典》:鲤鱼目药材名称鲤鱼目拼音Lǐ Yú Mù别名鲤鱼眼睛(《食疗本草》)。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眼睛。化学成分鲤眼含维生素C0.44毫克%,一般春夏较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