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扶栘木皮

扶栘木皮

药材名称扶栘木皮

拼音Fú Yí Mù Pí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唐棣树皮

原形态唐棣(《诗经》),又名:栘(《尔雅》),栘杨、高飞、独摇(崔豹《古今注》),扶栘(《纲目》),红栒子。

乔木。高可达15米,直径约70厘米。冬芽长椭圆形,鳞片细长,赤色,边缘有木绵状密毛;枝条细长,赤色或赤褐色有光泽,皮孔明显。叶互生;椭圆形,长5~7厘米,宽3厘米内外,先端尖,基部圆形或钝形,中部以上边缘有锯齿,幼时下面疏生绒毛,上面鲜绿色,下面灰白色或淡黄色,中肋在表面陷下;叶柄长2~3厘米,圆筒形;基部有2片小托叶。总状花序长6~10厘米,有花10余朵;具有长梗;萼绿色,钟状,先端5裂而外曲,平滑无毛;花瓣白色,狭长;雄蕊10余枚,花丝短小,不及瓣长1/2,药黄褐色,花粉白色;雌蕊1枚,子房10室,每室1胚珠。果实球形,径约1厘米,蓝黑色;果梗长,上端留有柱头痕迹。种子小,暗赤褐色而平滑。

生境分部分布河南、山西、湖北、四川、浙江等地。

化学成分同属植物的花瓣中,含有黄芪甙。果实中含较多的维生素C。

炮制《品汇精要》:"去上粗皮,锉碎用。"

性味《本草拾遗》:"味苦,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本草拾遗》:"去风血脚气疼痹,腕损瘀血,痛不可忍。取白皮火炙,酒浸服之。"

复方治妇人白崩:扶栘皮半斤,牡丹皮四两,升麻牡蛎(煅)各-两。每用一两,酒二钟,煎一钟,食前服。(《濒湖集简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催吐萝芙木

    药材名称催吐萝芙木来源夹竹桃科催吐萝芙木Rauvolfia vomitoria Afzel. ex Spreng.,以根、茎皮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有栽培。功能主治根:可提取利血平生物碱,治高血压;

  • 土丹参

    药材名称土丹参拼音Tǔ Dān Sh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荞麦地鼠尾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via kiaometiensis Levl.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杂质,晒干。

  • 小花清风藤根

    药材名称小花清风藤根拼音Xiǎo Huā Qīnɡ Fēnɡ Té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清风藤科植物小花清风藤Sabia parviflora Wall.Ex Roxb.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笑靥花

    《中药大辞典》:笑靥花药材名称笑靥花拼音Xiào Yè Huā别名小叶米筛草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叶绣线菊的根。原形态灌木,高达3米。茎直立;小枝细长,具棱角,

  • 粗糙凤尾蕨

    药材名称粗糙凤尾蕨拼音Cū Cāo Fènɡ Wěi Jué别名井口边草[云南]来源蕨类凤尾蕨科粗糙凤尾蕨Pteris laeta Wal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南地区。性味微

  • 洋蓍草

    《中药大辞典》:洋蓍草药材名称洋蓍草拼音Yánɡ Shī Cǎo别名锯草(《中国药植图鉴》),蜈蚣蒿、一苗蒿(《陕西中草药》)。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菊科植物千叶蓍的全草。6~8月采收。

  • 地瓜藤

    《中药大辞典》:地瓜藤药材名称地瓜藤拼音Dì Guā Ténɡ别名地石榴(《滇南本草》),过江龙、土瓜(《草木便方》),野地瓜(《分类草药性》),地蜈蚣(《天宝本草》),牛马藤、过

  • 少花腰骨藤

    药材名称少花腰骨藤别名红杜仲来源夹竹桃科少花腰骨藤Ichnocarpus oliganthus Tsiang,以树皮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功能主治舒筋活血。主治筋骨疼痛。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胎生铁角蕨

    药材名称胎生铁角蕨拼音Tāi Shēnɡ Tiě Jiǎo Jué英文名Plane-stem Spleenwort别名凤尾草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印度铁角蕨的全草

  • 漆姑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漆姑草药材名称漆姑草拼音Qī Gū Cǎo别名羊儿草、地松、星秀草、珍珠草来源石竹科漆姑草属植物漆姑草Sagina japonica (Sweet)Ohwi,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