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抚松乌头

抚松乌头

药材名称抚松乌头

拼音Fǔ Sōnɡ Wū Tóu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抚松乌头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fusungense S.H.Li et Y.H.Huang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挖块根,除去残茎、须根及泥土,晒干。

原形态抚松乌头,多年生草本,高约1m。茎无秘或疏被短伏毛,上部有分枝。叶互生;中部以上茎生叶有短柄,长0.3-3cm;叶片圆五角形,长4-9cm,宽4.5-11cm,3全裂,中央全裂片卵状菱形,羽状分裂,末回裂片狭披针形或线形,宽2-3mm,侧全裂片不等2深裂,上面有短伏毛,下面无毛。总状花序稍呈伞房状,有8-11朵花,花序轴无毛;花梗长3.5-8cm,中部以上被开展的短柔毛;小苞片生花梗中部之下,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花两性,两侧对称;萼片5,花瓣状,紫蓝色,外面有疏短柔毛;上萼片盔形,高1.5-2cm,自基部至喙长1-1.4cm,下缘凹,侧萼片长约1.3cm,下萼片长约1.4cm,稍不等大;花瓣2,无毛,瓣片宽约4mm,唇长约5mm,末端2浅裂,距长约1.5mm,向后下方弯曲;雄蕊多数,无毛,花丝有2齿或全缘;心皮5,无毛。蓇葖果。种子多数。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70m一带的山地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抚松。

性味味辛;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止痛。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贵州卷柏

    药材名称贵州卷柏拼音Guì Zhōu Juǎn Bǎi来源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大叶卷柏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laginella bodineieri Hieron.ex Christ采收和

  • 镰叶瘤足蕨

    药材名称镰叶瘤足蕨拼音Lián Yè Liú Zú Jué英文名all-grass of Distinct Plagiogyria别名高山瘤足蕨、小贯众、斗鸡草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

  • 古柯

    药材名称古柯来源古柯科古柯Erythroxylum coca Lam.,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广西、云南有栽培。性味涩、微苦,温。功能主治为兴奋剂和强壮剂。用以恢复疲劳,由叶中提制出的古柯碱为局部麻醉药。

  • 苦蒿

    《中药大辞典》:苦蒿药材名称苦蒿拼音Kǔ Hāo别名克可日(维名)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菊科植物苦蒿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50厘米,多分枝,叶互生,无柄,披针形,先端锐尖,基

  • 买麻藤

    《中药大辞典》:买麻藤药材名称买麻藤拼音Mǎi Má Ténɡ别名买子藤(《广东通志》),驳骨藤(《陆川本草》),大节藤、乌骨风、麻骨风、黑藤、鸡节藤、鹤膝风、小木米藤(《广西药植

  • 毛杨梅皮

    药材名称毛杨梅皮拼音Máo Yánɡ Méi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梅科植物毛杨梅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rica esculenta Buch.-Ham.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或结合栽培

  • 臭黄荆子

    药材名称臭黄荆子拼音Chòu Huánɡ Jīnɡ Zǐ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黄荆的果实。原形态臭黄荆,又名:斑鹊子、斑鸠站。灌木,高约4米。小枝圆柱形,灰褐色,嫩

  • 黄刺皮

    《中药大辞典》:黄刺皮药材名称黄刺皮拼音Huánɡ Cì Pí别名黄三刺皮出处《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小檗科植物直穗小檗的茎皮。4~5月间,开始出芽长叶时,砍取较租的

  • 麝香

    《中国药典》:麝香药材名称麝香拼音Shè Xiānɡ英文名MOSCHUS别名原麝香、香脐子、寸草、麝脐香、臭子来源本品为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 、马

  • 桃南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桃南瓜药材名称桃南瓜拼音Táo Nán Guā别名金瓜、红南瓜、看瓜、吊瓜来源葫芦科南瓜属植物桃南瓜Cucurbita pepo L. var. akoda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