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文竹

文竹

《全国中草药汇编》:文竹

药材名称文竹

拼音Wén Zhú

别名百部

来源百合文竹Asparagus setaceus (Kunth)Jessop [A. plumosus Baker],以块根入药。

生境分部各地栽培。

性味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主治肺结核咳嗽,急性支气管炎,阿米巴痢疾。

用法用量块根0.2~1两,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文竹

药材名称文竹

拼音Wén Zhú

别名蓬莱竹(《福建民间草药》)。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百合科植物文竹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长,稍肉质。茎攀援状,本质、秃净;枝和叶状枝极多数,纤细,水平排列,状如羊齿的枝叶。主茎上的鳞状叶白色,下部有三角状刺。花小,两性,稍白色,1~3朵或4朵生于一短柄上,长约3毫米;花被钟状,6裂;雄蕊6,着生于花被基部;子房有3棱,3室,柱头3裂。浆果球形,紫黑色;有种子1~3颗。花期夏月。

生境分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凉血解毒,利尿通淋。

复方①治郁热咳血:文竹五至八钱。酌冲开水和冰糖炖服。

②治小便淋沥:文竹一两。酌加水煎,取半碗,日服两次。(性味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文竹

药材名称文竹

拼音Wén Zhú

英文名Herb of Setose Asparagus

别名蓬莱竹、小百部

出处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文竹的块根或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paragus setaceus(Kunth) Jessop[Asparagopsis setacea Kunth;Asparagus plumosus Bak.]

采收和储藏:秋季割去蔓茎,挖出块根,去掉泥土,用水煮或蒸至皮裂,剥去外皮,切段,干燥。全株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文竹,多年生攀援藤本,茎藤长可达4m。根细长,稍呈肉质。茎的分枝极多,分枝表面平滑。叶状枝常每10-13枚成簇,呈刚毛状,略具三棱,长4-5mm;叶呈鳞片状,基部有短小的刺状距或距不明显。花两性,白色,通常每1-3(偶有4)朵腋生,具短花梗;花被片倒卵状披针形,长约7mm。浆果呈小球状,直径约6-7mm,熟时紫黑色,含种子1-3颗。花期9-10月,果期冬季至翌年春季。

生境分部在各地常见有人工栽培,原产非洲南部

栽培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略荫蔽的环境,忌霜冻,怕干旱。要求土壤富含腐殖质和排水良好。 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分株繁殖亦可。种子12月至翌年4月陆续成熟。采下后即可播种,点播,间距2cm,覆土相当1颗种子厚,播后盖上薄膜,气温20度左右,待20-40d苗出齐后,去掉地膜,需搭荫棚。当幼苗长满畦面,即可分植。 田间管理,栽后喷水保苗,第2d浇足透水。需搭荫棚栽培,注意保持环境湿润,每10d可施1次稀薄液肥。

性状性状鉴别 根细长,稍肉质,长15-24cm,直径3-4mm。表面黄白色,有深浅不等的皱纹,并有纤细支根。质较柔韧,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微香,味苦微辛。

化学成分根含氨基酸: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苏氨酸(threonine),丝氨酸(ser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alanine),缬氨酸(valine),蛋氨酸(methion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赖氨酸(lysine),组氨酸(histidine),精氨酸(arginine),脯氨酸(proline),半胱氨酸(cysteine)。微量元素:钙、锰、铁、铜、锌、铬、铅。

性味味甘;微苦;性寒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凉血通林。主阴虚肺燥;咳嗽;咯血;小便淋沥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狼把草根

    药材名称狼把草根拼音Lánɡ Bǎ Cǎo Gēn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菊科植物狼把草的根,夏、秋采收,晒干。性状主根不甚明显,支根圆锥状而多分歧,干后为灰褐色,表面有纵纹。药理作用有增进消

  • 文鳐鱼

    《中药大辞典》:文鳐鱼药材名称文鳐鱼拼音Wén Yáo Yú别名鳐(《吕氏春秋》),飞鱼(《本草拾遗》)。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飞鱼科动物燕鳐鱼的肉。原形态体略呈长椭圆形

  • 桦桃树

    药材名称桦桃树别名花皮木、吾处处树来源桦木科桦桃树Betula alnoides Buch.-Ham. ex D. Don var. pyrifolia Franch.,以树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

  • 海杧果

    药材名称海杧果拼音Hǎi Mánɡ Guǒ别名黄金茄、牛心荔、牛心茄、山杧果来源夹竹桃科海杧果Cerbera manghas L.,以树液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广东、广西。化学成分核仁含氢氰酸

  • 苦苣

    《中药大辞典》:苦苣药材名称苦苣拼音Kǔ Jù别名野苣(《千金·食治》),褊苣(《嘉佑本草》),兔仔菜(《广州植物志》)。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菊科植物兔仔菜的全草。春、夏季采收。

  • 扁豆叶

    《中药大辞典》:扁豆叶药材名称扁豆叶拼音Biǎn Dòu Yè出处《别录》来源为豆科植物扁豆的叶。化学成分含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等。胡萝卜素含量丰富,可在10毫克%以上。性味《生草药性

  • 茭白

    《中药大辞典》:茭白药材名称茭白拼音Jiāo Bái别名出隧、蘧蔬(《尔雅》),绿节(《西京杂记》),菰菜、茭首(孟诜),菰首(《本草拾遗》),菰笋、菰手、茭笋(《本草图经》),茭粑(《纲目

  • 无距耧斗菜

    药材名称无距耧斗菜拼音Wú Jù Lóu Dòu Cài别名野前胡、千年耗子屎、黄风来源毛茛科无距耧斗菜Aquilegia ecalcarata Ma

  • 狐四足

    《中药大辞典》:狐四足药材名称狐四足拼音Hú Sì Zú出处《纲目》来源为犬科动物狐的足。功能主治《纲目》:"治痔漏下血。"复方治痔漏反花泻血者:狐四

  • 穿肠草

    药材名称穿肠草别名川肠草、屎瓜秧、甜瓜秧来源葫芦科穿肠草Cucumis melo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祛火败毒。主治痔疮肿毒,漏疮生管,脏毒滞热,流水刺痒。用法用量外用煎水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