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方儿茶

方儿茶

药材名称方儿茶

拼音Fānɡ ér Chá

别名儿茶

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儿茶钩藤带叶嫩枝煎汁浓缩而成的干浸膏。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ncaria gambier Roxb.

原形态儿茶钩藤,常绿藤本。树皮棕色,具对生枝。叶对生;叶柄长约1cm;叶卵圆形或长方椭圆形,长达9cm,宽达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除下面叶脉略被毛外,两面均无毛。花多数集成圆头状花序;总花梗长2.5-4cm;上部有小而轮生的总苞片4;花淡粉红色,直径5-7mm;花萼先端5裂;花冠碟形,花冠筒细长,裂片5,倒卵形;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喉部;雌蕊1,子房下位,2室,外被短柔毛。蒴果细长,略呈棱形,棕色,先端有宿存萼片,具短梗。种子线形,多数。

生境分部产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呈方块状,每边长约2cm,各边均凹缩,棱角多偏斜;表面棕色或暗棕色(故又称"棕儿茶"),多平坦,无光泽,偶见裂纹。质坚实或较疏脆,断面浅棕色或浅棕红色。气微,味苦、涩。 以黑棕色、稍粘、苦涩味浓者为佳。

化学成分叶、根浸膏含生物碱类:儿茶钩藤碱(roxburgh-ine)A、B、C、D、E,钩藤碱(rhynchophyline).异钩藤碱(isorhyn-chophylline),圆叶帽柱木碱(rotundifoline),二氢柯捕因碱(dihydro-corynantheine),棕儿茶碱(gambirine),棕儿茶定碱(gambirdine)和异棕儿茶定碱(isogambiirdane)。还含鞣质类成分:右旋和消旋儿茶精(catechin),儿茶鞣酸(catechu-tannic acld),棕几茶荧光素(gambirfluorescein),槲皮素(quercetin),没食子酸(gallic acld),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焦性儿茶酚(catecbol),儿茶红(catechu-red),表没食子儿茶精(epigallocatechin)。

药理作用本品含多量鞣质,故可作收敛剂。其中所含的儿茶鞣质给小鼠口服或注射,能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如预先使豚鼠缺乏维生素c,则加用儿茶鞣质可增进该维生素的吸收。据报道,儿茶精也有此作用。儿茶鞣质还能抑制大鼠实验性膀胱结石的形成,研究认为这可能与降低大鼠尿液pH有关。d-儿茶精可使离体兔耳血管收缩,对离体蟾蜍心肌的收缩幅度表现为先抑制后兴奋;能增强酪氨酸酶的活性,抑制酪氨酸脱羧酶的活性,因而使体内肾上腺素含量降低,该作用可能与降压有关。d-儿茶精还能抑制组胺脱羧酶的活性(对组胺酶则无影响),抑制透明质酸酶和胆碱乙酞化酶(对胆碱酯酶无影响)。对多种器官如大鼠的心、脑、肝、肾,猪主动脉和心肌的氧摄取具有抑制作用。此外,还能使家兔血糖降低,延缓羊毛脂所致的血清胆甾醇水平的升高。 大鼠口服含儿茶鞣质3%-5%的饲料1个月无死亡;小鼠静脉注射200-300mg/kg则可致死;其代谢产物焦儿茶精的毒性较大;没食子酚鞣质毒性远较儿茶鞣质为大,亦无上述治疗作用。给猫与大鼠口服焦性儿茶酚50mg/kg,可引起惊厥,进而导致麻痹,48小时内死于呼吸及循环衰竭;每日口服30mg/kg则引起贫血、黄疸、肾实质损害,数星期内死亡,并有明显的高血糖。 d-儿茶精的药理作用请参见本书"孩儿茶"条。

鉴别1.取本品粉末约0.1g,加乙醇5ml溶解,滤过,滤液加氢氧化钠试液3-5滴,再加石油醚5ml,振摇,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石油醚层显亮绿色荧光。(检查儿茶荧光素)2.取本品粉末约0.1g,加水10ml溶解,滤过。取滤液10m1.加饱和澳水约5滴,立即产生黄白色沉淀。(检查鞍质)3.取本品粉末约0.1g,加水10ml溶解,滤过。滤液加三氯化铁试液1-2滴,溶液呈墨绿色。(检查儿茶素)4.取火柴杆一端插入本品水浸液中,使轻微着色,干后,再浸人盐酸中立即取出,置火焰附近烘之,杆上即显深红色。(检查儿茶素)5.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10ml溶解,滤过,滤液作供试品液,另以儿茶素作对照品。分别点样于0.5%CMC硅胶G薄板上,以氯仿-甲醇-甲酸(8:2:0.08)展开16cm,喷以1%盐酸的0.0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色斑点。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打碎或研成细粉。 饮片性状:参见"药材鉴别"项。 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性味苦;涩;凉

功能主治收湿敛疮;止血定痛;清热化痰。主疮疡久溃不敛;湿疮流水;牙疳;口疮;咯血;吐血;尿血;便血;血崩;外伤出血;痔疮痈肿;痰热咳嗽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撤或调敷。内服:煎汤(包煎),1-3g;或入丸、散。 本品功用与"孩儿茶"相同,请参见"孩儿茶"条。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杜鹃花根

    《中药大辞典》:杜鹃花根药材名称杜鹃花根拼音Dù Juān Huā Gēn别名翻山虎、搜山虎(汪连仕《采药书》)。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杜鹃花的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

  • 黄桷皮

    《中药大辞典》:黄桷皮药材名称黄桷皮拼音Huánɡ Jué Pí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的树皮。性味《草木便方》:"苦酸,温。"功能主治治

  • 大苦溜溜

    药材名称大苦溜溜拼音Dà Kǔ Liū Liū别名螺旋茄、百两金(《广西药植名录》),苦凉菜(《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帕笠(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茄科植物旋花茄的全株。夏、秋

  • 蝴蝶暗消

    《全国中草药汇编》:蝴蝶暗消药材名称蝴蝶暗消别名黄木香、青藤香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细尖马兜铃Aristolochia transsecta (Chatt.) C. Y. Wu [Isotrema

  • 土人参叶

    《中药大辞典》:土人参叶药材名称土人参叶拼音Tǔ Rén Shēn Yè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马齿苋科植物栌兰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土人参"条。性味微甘,平

  • 鲸蜡

    药材名称鲸蜡拼音Jīnɡ Là别名鲸脑油、抹香鲸脑油来源鲸目鲸科抹香鲸Physeter catodon L.,以鲸骨腔中油质之固形成份精制后入药。生境分部发布全球,栖于远洋暖流。性状鲸脑油为

  • 牙痈草

    《中药大辞典》:牙痈草药材名称牙痈草拼音Yá Yōnɡ Cǎo别名破布草、破布粘、大号疟草、一条龙、母一条根、半边龙。出处福建来源为紫草种植物披针叶琉璃草的全草。5~8月采收,晒干。原形态二

  • 刺玫果

    药材名称刺玫果拼音Cì Méi Guǒ英文名Dahurian Rose Fruit, Fruit of Dahurian Rose别名刺莓果、刺木果出处出自《黑龙江中药》。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山

  • 梧桐子

    《中药大辞典》:梧桐子药材名称梧桐子拼音Wú Tónɡ Zǐ别名瓢儿果、桐麻豌(《四川中药志》)。出处《履巉岩本草》来源为梧桐科植物梧桐的种子。秋季种子成熟时将果枝采下,打落种子,

  • 白猪栗根

    药材名称白猪栗根拼音Bái Zhū Lì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高山栲的根或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tanopsis delavayi Franch.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可采,茎皮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