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旱田草

旱田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旱田草

药材名称旱田草

拼音Hàn Tián Cǎo

别名定经草、小号虎舌癀、虎舌蜈蚣草、田素馨、鸭嘴癀调经草、双头镇、菜瓜香、地下茶、耳环草、龟药、锯镰草

来源玄参母草属植物旱田草Lindernia ruellioides (Colsm.)Pennel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消肿止痛。用于闭经,痛经,胃痛,乳腺炎,颈淋巴结结核;外用治跌打损伤,痈肿疼痛,蛇咬伤,狂犬咬伤。

用法用量1~2两;外用鲜草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旱田草

药材名称旱田草

拼音Hàn Tián Cǎo

别名鸭嘴癀调经草、小号虎舌癀、虎舌蜈蚣草、田素馨、地下茶、龟药、锯镰草、田素香、定经草、菜瓜香、白花仔、双头镇、八十缺、锯齿草、鸭舌癀、耳环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旱田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nia ruellioides(Colsm) Pennel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0-15cm。茎柔弱,少直立,多分枝而长蔓,节上生根,近无毛。叶对生;柄长3-20mm,基部多少抱茎;叶片长圆形、椭圆表、卵状长圆形或圆形,长1-4cm,宽0.6-2cm,先端圆钝或急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明显的急尖细锯齿,无芒刺,两面被粗涩的短毛。总状花序顶生,花2-10朵;苞片披针状条形;花梗短,向顶端渐粗而连于萼,无毛;花萼5深裂,裂片线状披针形,无毛;花冠紫红色,花冠管圆柱状,上唇直立2裂,下唇扩展,3裂,裂片几相等;雄蕊4,前方2枚不育,后方2枚能育,无附属物;花柱有宽而扁的柱头。蒴果圆柱形,长1.5-2cm,比宿萼长约2倍。种子椭圆形,褐色。花期6-9,果期7-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草地、平原、山谷及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性味味甘;淡;性平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解毒消肿。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胃痛;乳痈;瘰疬;跌打损伤;蛇犬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邺服。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黄草

    药材名称大黄草拼音Dài Huánɡ Cǎo别名大红草、白叶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长圆叶艾纳香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umea oblongifolia Kitam.[B.malabaric

  • 羊角草

    《中药大辞典》:羊角草药材名称羊角草拼音Yánɡ Jiǎo Cǎo别名羊角桃、蛇舌草(《贵州草药》),蛇儿草(《贵州药植目录》),田素香、田香蕉(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出处福建晋江《中草

  • 水底龙

    药材名称水底龙别名水底蜈蚣、顽纠占[傣]来源天南星科岩角藤属植物岩角藤Rhaphidop hora hongkongensis Shott,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切片晒干。性味淡,凉。功能主治活

  • 虾子草

    药材名称虾子草拼音Xiā Zǐ Cǎo别名红虾子草(《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纤花耳草的全草。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一年生纤弱披散草本,高约15~40厘米。茎秃净,干

  • 海康钩粉草

    药材名称海康钩粉草拼音Hǎi Kānɡ Gōu Fěn Cǎo别名蓝心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海康钩粉草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seuderanthemum haikangense C.Y.W

  • 泽兰

    《中国药典》:泽兰药材名称泽兰拼音Zé Lán英文名HERBA LYCOPI别名地瓜儿苗、地笋、甘露子、方梗泽兰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Lycopus lucidus Tu

  • 水茄冬果

    药材名称水茄冬果拼音Shuǐ Qié Dōnɡ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玉蕊科植物玉蕊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rringtoniaracemosa(L.)Spreng.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果

  • 天山雪莲花

    药材名称天山雪莲花拼音Tiān Shān Xuě Lián Huā别名雪莲、雪荷花、雪莲花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大苞雪莲花的带花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ussurea inuolucrata

  • 狮子尾

    药材名称狮子尾拼音Shī Zi Wěi别名麒麟尾、龟背竹、麒麟叶来源天南星科狮子尾Epipremnum pinnatum (L.)Engl.,以根、茎、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淡、涩,平。功能

  • 鲤鱼肠

    《中药大辞典》:鲤鱼肠药材名称鲤鱼肠拼音Lǐ Yú Chánɡ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肠。功能主治①《唐本草》:"主小儿肌疮。"②《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