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春尖油

春尖油

《中药大辞典》:春尖油

药材名称春尖油

拼音Chūn Jiān Yóu

出处《重庆草药》

来源为楝科植物香椿树干流出的液汁。10~11月采收。

功能主治治齁病。

用法用量内服:同人乳蒸化,2~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春尖油

药材名称春尖油

拼音Chūn Jiān Yóu

英文名Juice of Chinese Toona

别名椿树油。

出处出自《重庆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香椿Toona sinensis(A.Juss.)Roem.树干流出的液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oona sinensis(A.Juss.)Roem.[Cedrela sinensis A.Juss.]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切割树干,流出液汁,晒干。

原形态香椿叶乔木,高达16m。树皮暗褐色,成片状剥落,小枝有时具柔毛。偶数羽状复叶互生,长25-50cm,有特殊气味;叶柄红色,基部肥大;小叶8-10对,小叶柄长5-10mm;叶片长圆形至披针状长圆形,长8-15cm,宽2-4cm,先端尖,基部偏斜,圆或阔楔形,全缘或有疏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色淡,叶脉或脉间有长束毛,花小,两性,圆锥花序顶生;花芳香;花萼短小,5裂;花瓣5,白色,卵状椭圆形;退化雄蕊5,与5枚发育雄蕊互生;子房上位,5室,花盘远较子房为短。蒴果椭圆形或卵圆形,长约2.5cm,先端开裂为5瓣。种子椭圆形,一端有翅。花期5-6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栽培于海拔2700m以下的房前屋后、村边、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台湾、西藏等地。

性味辛;苦;温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润澡解毒;通窍。主齁病;手足皲裂;疔疮

用法用量内服:烊化,6-9g。外用:适量,溶化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远志木蓝

    药材名称远志木蓝拼音Yuǎn Zhì Mù Lán别名虫豆柴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远志木蓝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茎单一或少分枝,

  • 独脚金

    药材名称独脚金拼音Dú Jiǎo Jīn别名疳积草、黄花草、消米虫[湖北巴东]来源玄参科独脚金属植物独脚金Striga asiatica (L.) O. Kuntze,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

  • 乌骨藤

    《中药大辞典》:乌骨藤药材名称乌骨藤拼音Wū Gǔ Ténɡ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番荔枝科植物白叶瓜馥木的根。秋季采收。原形态攀援灌木,高达3米。叶互生,近革质,长椭圆形,长7~17厘米

  • 缘毛筋骨草

    药材名称缘毛筋骨草别名筋骨草[北京]来源唇形科筋骨草属植物缘毛筋骨草Ajuga ciliata Bunge,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以开花期采为好,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消肿。用于

  • 马尾千金草

    《中药大辞典》:马尾千金草药材名称马尾千金草拼音Mǎ Wěi Qiān Jīn Cǎo别名马尾伸筋草、马尾青青草、飞龙(《广西中药志》)。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石松科植物马尾千金草的全草。全年可采。

  • 蕨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蕨麻药材名称蕨麻拼音Jué Má别名人参果、莲菜花、延寿果来源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 L.,以块根入药。夏季采挖,洗

  • 宽瓣红景天

    药材名称宽瓣红景天拼音Kuān Bàn Hónɡ Jǐnɡ Tiān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大花红景天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odiola crenulata(Hook.f.etThoms.)

  • 扁蒲扇

    药材名称扁蒲扇拼音Biǎn Pú Shàn别名歧花鸢尾、扇扇草、白射干、白花射干、野鸢尾来源鸢尾科扁蒲扇Iris dichotoma Pall.,以全草及根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东

  • 瓜馥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瓜馥木药材名称瓜馥木拼音Guā Fù Mù别名毛瓜馥木、钻山风、铁牛钻石、香藤来源番荔枝科瓜馥木Fissistigma oldhami (Hemsl.) Mer

  • 毛花洋地黄

    药材名称毛花洋地黄别名毛花毛洋黄来源玄参科毛花洋地黄Digitalis lanata Ehrh.,以叶入药。化学成分叶含毛花洋地黄甙甲、乙、丙。毛花洋地黄甙丙经酶水解产生地毒甙(digoxin,C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