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暗鳞鳞毛蕨

暗鳞鳞毛蕨

药材名称暗鳞鳞毛蕨

拼音àn Lín Lín Máo Jué

英文名Dark-scale Wood Fern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鳞鳞毛蕨科植物暗鳞鳞毛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opteris cycadina (Franch.et Sav.)C.Chr.[Aspidium cycadinum Franch.et Sav.;D.atrata(Wall.)Chi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除去叶及杂质,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50-60cm。根茎短而直立,连同叶柄基部密被褐棕色、阔披针形大鳞片。叶簇生;叶柄长25-35cm,沉禾秆色,向上连同叶轴密被黑褐色、长钻形鳞片;叶片纸质,披针形或阔披针形,长达30cm,中部宽约15cm,先端急缩狭成尾状渐尖并为羽裂,基部稍变狭,一回羽状;羽片长披针形,中部的长8-12cm,宽1.2-1.5cm,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粗锯齿或浅裂,下部数对羽片渐缩短;中脉羽状,侧脉单一,两面明显。孢子囊群圆形,背生于小脉上部,在中脉两侧排成不整齐的1-2行;囊群盖圆肾形,棕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2500m的山坡林下或溪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东到台湾、西南达西藏,西北至陕西秦岭地区。

性味苦;寒

归经肝、肾、大肠三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驱虫。主功能性子宫出血;蛔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驱除蛔虫。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云南希草

    药材名称云南希草拼音Yún Nán Qiàn Cǎo别名小茜草(《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茜草科植物云南希草的根或全草。秋季采集。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

  • 夜明砂

    《全国中草药汇编》:夜明砂药材名称夜明砂拼音Yè Mínɡ Shā别名蝙蝠屎、天鼠屎、檐老鼠屎来源本品为蝙蝠科动物蝙蝠Vespertilio superans Thomas、大耳蝠

  • 地牯牛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牯牛药材名称地牯牛拼音Dì Gǔ Niú别名倒推车、倒退牛、地股牛、山老牛、蚁狮、蚁地狱、地拱、沙虱、沙挼子、摇摇锅、砂牛、倒后虫、退退窝窝、啊喽喽来源脉翅目

  • 棉花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棉花根药材名称棉花根拼音Mián Huā Gēn别名土黄芪来源锦葵科棉属植物草棉Gossypium herbaceum L.、树棉(中国棉)G. arboreum L.及

  • 凹朴皮

    《中药大辞典》:凹朴皮药材名称凹朴皮拼音āo Pǔ Pí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木兰科植物鹅掌楸的树皮。原形态鹅掌楸,又名:马褂树、双飘树。落叶乔木,高达15米。树皮黑褐色,纵裂。叶互

  • 八角枫

    药材名称八角枫拼音Bā Jiǎo Fēnɡ别名白金条[侧根名]、白龙须[须状根名]、八角王、八角梧桐、八角将军、割舌罗、五角枫、七角枫、野罗桐、花冠木来源为八角枫科八角枫属植物华瓜木Alangium

  • 稗根苗

    《中药大辞典》:稗根苗药材名称稗根苗拼音Bài Gēn Miáo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稗的根和苗叶。原形态稗(《左传》)。一年生草本,高50~130厘米。秆直立或广展。叶片扁

  • 青江藤

    药材名称青江藤拼音Qīnɡ Jiānɡ Té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青江藤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 hindsii Benth.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切片晒干。原形态青江藤

  • 毛菊苣

    药材名称毛菊苣别名卡斯尼来源菊科毛菊苣Cichorium glandulosum Boiss et Huet,以地上部分入药。生境分部新疆。性味淡,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利尿,健胃。用于肝炎,肾炎

  • 赤楠

    《中药大辞典》:赤楠药材名称赤楠拼音Chì Nán别名牛金子(《植物名实图考》),鱼鳞木、赤兰、石柃、山石榴(《中国经济植物志》),瓜子柴、山乌珠、细叶紫陵树、细子莲、赤楠蒲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