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木天蓼根

木天蓼根

《中药大辞典》:木天蓼根

药材名称木天蓼根

拼音Mù Tiān Liǎo Gēn

出处《纲目》

来源猕猴桃科植物木天蓼

功能主治①《普济方》:"治风虫牙痛,捣丸塞之,连易四、五次,勿咽汁。"

②《湖南药物志》:"治腰痛。木天蓼根一两,水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木天蓼根

药材名称木天蓼根

拼音Mù Tiān Liǎo Gēn

英文名Root of Silvervine Actinidia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猕猴桃科植物木天蓼Actinidia polygama(Sieb.et Zucc.)Miq.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tinidia polygama (Sieb.et Zucc.) Miq.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木天蓼藤本,高达7m。嫩枝略有微毛;髓白色,实心。单叶互生;叶柄长1.5-2.5cm;叶片薄纸质,宽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5-14cm,宽4-8.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阔楔开或近心形,边缘具尖锯齿,上面无毛或有细刺毛,下面沿叶脉有柔毛;花1-3朵腋生;花单性,雌雄异株或单性花与两性花共存;花梗长0.5-1.5cm,中部有节;萼片通常5,连同花梗略有短柔毛或光滑;花瓣5-6,白色;雄蕊多数,花柱多数。浆果长圆形至卵圆形,长2-3cm,径约1cm,黄色,有喙,无斑点,可食,花期5月,果熟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达3200m的山地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西北及陕西、山东、浙江、河南、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辛;性温

归经膀胱;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杀虫止痛。主寒痹腰痛;风虫牙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30g。外用:适量,为丸塞牙痛处。

注意不宜久服。

各家论述1.《普济方》:治风虫牙痛,捣丸塞之,连易四、五次,勿咽汁。

2.《湖南药物志》:治腰痛。木天蓼根一两,水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猪肚子

    药材名称猪肚子别名羊角天麻、鸡多囊、唐古特蟹甲草来源菊科蟹甲草属植物羽裂蟹甲草Cacalia tangutica (Maxim.) Hand.-Mazz.以地下块茎入药。秋末苗枯后采挖,洗净晒干。性味

  • 小红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红藤药材名称小红藤拼音Xiǎo Hónɡ Ténɡ别名四块瓦来源茜草科小红藤Rubia maillardi Levl. et Van.,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

  • 东北桤木

    药材名称东北桤木拼音Dōnɡ Běi Qī Mù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东北桤木的果实或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nus mandshurica(Call.)Hand.-Mazz.[A.frut

  • 金鱼

    《中药大辞典》:金鱼药材名称金鱼拼音Jīn Yú别名朱砂鱼(《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鲤科动物金鱼的肉或全体。原形态是鲫鱼的变种。种类很多,形态变异甚大。体形有长身和短身二型,体

  • 蒲蒻

    药材名称蒲蒻拼音Pú Ruò别名蒲黄根(《产乳集验方》),蒲笋(《日用本草》),蒲儿根(《野菜谱》),蒲包草根(《上海常用中草药》)。出处《纲目》来源为香蒲科植物长苞香蒲或其同属多

  • 椒目

    《中药大辞典》:椒目药材名称椒目拼音Jiāo Mù别名川椒目(《赤水玄珠》)。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芸香科植物花椒的种子。性状干燥的种子呈卵圆形或类球形,直径约3~5毫米,表面黑色有光泽,

  • 白牛尾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牛尾七药材名称白牛尾七别名牛尾七、大岩七来源蓼科白牛尾七Rheum emodi Wal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功能主治苦、甘,寒。用法用量清热解毒,止血,生肌。主治肺热咳嗽

  • 漆树木心

    《中药大辞典》:漆树木心药材名称漆树木心拼音Qī Shù Mù Xīn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漆树的心材。性味辛,温,微有小毒。功能主治行气,镇痛。治心胃气痛。用法用量内服

  • 掐不齐

    《中药大辞典》:掐不齐药材名称掐不齐拼音Qiā Bù Qí出处《江苏药材志》来源为豆科植物细梗胡枝子的全草。原形态小灌木,高50~100厘米。枝条四散,小枝纤弱,有条纹,被有绒毛。

  • 罗甸沟瓣

    药材名称罗甸沟瓣拼音Luó Diàn Gōu Bàn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罗甸沟瓣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yptopetalum feddei(Levl.) Hou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