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杧果核

杧果核

药材名称杧果核

拼音Mánɡ Guǒ Hé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杧果果核,食用杧果后,收集果核,晒干。

生境分部产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干燥的果核,呈肾形或卵圆形,压扁,长约6~10厘米,宽3~5厘米,外面淡黄色或土黄色,纤维性,粗糙坚硬。击碎后,内果皮纤维状,内表面平滑,淡黄色,木质化。种皮纸质,类白色,子叶2片,肥厚,暗棕色。气微,味微涩。以洁净、干燥、核仁肉厚者为佳。

化学成分果仁含脂肪5.2%,其中饱和甘油酯占14%、甘油一油酸酯24%、甘油二油酸酯61%、甘油三不饱和酸酯1%弱;其脂肪酸组成是:硬脂酸34%、油酸50%,以及棕榈酸、花生酸和少量肉豆蔻酸。尚含谷甾醇和多量淀粉。种子含氢氰酸。

性味酸涩,平。

①《南宁市药物志》:"酸,平,无毒。"

②《广西中药志》:"味酸涩,性平。"

③《广东中药》Ⅱ:"苦,平。"

功能主治治疝气,食滞。

①《岭南采药录》:"能消食滞。"

②《南宁市药物志》:"治疝痛。"

③《中国药植图鉴》:"内果皮粉末作驱虫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个;或研末。

复方①治疝气及小儿食滞:杧果核、龙眼核、柚子核、桃核、黄皮核。煎汤服。(《广西中药志》)

②治食滞咳嗽:杧果核、布渣叶。同煎服。(《广东中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木兰花

    《中药大辞典》:木兰花药材名称木兰花拼音Mù Lán Huā出处《纲目》来源为木兰科植物辛夷的花。原形态形态详"辛夷"条。功能主治《纲目》:"治鱼哽骨

  • 地杨梅

    《中药大辞典》:地杨梅药材名称地杨梅拼音Dì Yánɡ Méi出处《本草抬遗》来源为灯芯草科植物地杨梅的全草或果实。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地下有小块根。叶丛生;细长而尖,边缘

  • 山辛夷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辛夷药材名称山辛夷拼音Shān Xīn Yí别名羊皮袋、皮袋香、山栀子来源木兰科山辛夷Michelia yunnanensis Franch. ex Finet et

  • 瑞香狼毒

    药材名称瑞香狼毒拼音Ruì Xiānɡ Lánɡ Dú英文名RADIX STELLERAE CHAMAEJASMES别名热甲巴(藏名)来源本品为瑞香科植物瑞香狼毒Stel

  • 杓儿菜

    药材名称杓儿菜拼音Sháo ér Cài别名挖耳草、芸香草、毛叶草、野烟、牛儿草、牛牛草、金挖耳、大白泡草、倒提壶、野葵花、六氏草、毛叶芸香草、野朝阳柄出处杓儿菜始载于《救荒本草》,云:"杓儿菜,生密

  • 苒苒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苒苒草药材名称苒苒草拼音Rǎn Rǎn Cǎo别名粉绿铁线莲、灰绿铁线莲、黄花铁线莲、透骨草来源毛茛科苒苒草Clematis glauca Willd.,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

  • 鸡挂骨草

    《中药大辞典》:鸡挂骨草药材名称鸡挂骨草拼音Jī Guà Gǔ Cǎo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刺蕊草的全草。夏、秋采集,晒干。原形态直立草本,基部木质化。茎方形,绿色或淡红色

  • 桃金娘

    《全国中草药汇编》:桃金娘药材名称桃金娘拼音Táo Jīn Niánɡ别名岗稔、山稔、多莲、当梨根、山旦仔、稔子树、豆稔来源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

  • 旋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旋花药材名称旋花拼音Xuán Huā别名狗狗秧、打碗花来源旋花科打碗花属植物旋花Calystegia japonica Choisy,以根状茎及全草入药。夏秋连根状茎一起

  • 田螺壳

    《中药大辞典》:田螺壳药材名称田螺壳拼音Tián Luó Ké出处《别录》来源为田螺科动物中国圆田螺的壳。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田螺"条。性味《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