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松毛火绒草

松毛火绒草

药材名称松毛火绒草

拼音Sōnɡ Máo Huǒ Rónɡ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Anderson's Edelweiss

别名小地松、白茵陈、二轮蒿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松毛火绒草的幼苗。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ontopodium andersonii C. B. Clarke[ Ghaphalium ahdersonii (C. B. Clarke)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松毛火绒草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短,上端有花茎,多少平卧,长达15cm,具有顶生密集缨状叶丛的根出条,在下一年又生长根出条和花茎。花茎直立,高18-70cm,坚挺,下部木质宿存,不分枝或上部有伞房状花序枝,下部稀有不育的短枝,被平伏的绢状蛛丝毛,上部常被近黄色棉状茸毛,全部有密集或上部有疏和的叶,节间除上部外长2-5mm。叶狭线形,长10-40mm,宽1-2.8mm,先端有细长尖头,基部稍狭,边缘狭,边缘反卷,上面有蛛丝状毛或近无,毛下面被白色茸毛,下部叶在花期枯萎宿存;根出条常被长柔毛。苞叶多数,与上部叶等长或较长,卵圆状披针形,宽达4mm,先端尖,两面被白色或干后黄色的厚茸毛,先端常近无毛,较花序长2-3倍,开展成径为2.5-7cm的苞叶群,有时成分散的复苞叶群。头状花序,径4-6mm,常10-40个密集;总苞被白色厚茸毛;总苞片约3层,先端无毛,尖或稍钝;小花异型或雌雄异株;花冠长3-3.5mm;雄花花冠狭漏斗状,有披针形裂片;雌花花冠丝状;冠毛白色;雄花冠毛上部稍粗厚,有长锯齿;雌花冠毛细,有微锯齿。不育的子房和瘦果有乳头状突起。花期8-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2500m的干燥草坡、开旷草地、针叶林下和丘陵顶部。

资源分布:分布于贵州西部及中部,云南西北部、南部至东部。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主痈疽疮疡;跌打损伤;虫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幼苗:有清热解毒的功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杭州荠薴

    药材名称杭州荠薴拼音Hánɡ Zhōu Qí Nínɡ英文名Hangchow Mosl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杭州荠薴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sla hangch

  • 小花五味子根

    药材名称小花五味子根拼音Xiǎo Huā Wǔ Wèi Zǐ Gēn别名香石藤、铁骨散、过山龙、小血藤、满山香、小密细藤、接筋藤、黄袍、五味子、萝松根、大伸筋、小花五味子藤、黄袍小血藤来源药材基源:为

  • 山豆根

    《中国药典》:山豆根药材名称山豆根拼音Shān Dòu Gēn英文名RADIX SOPHORAE TONKINENSIS别名广豆根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

  • 马陆

    《中药大辞典》:马陆药材名称马陆拼音Mǎ Lù别名蛟(《庄子》),百足(《本经》),马蚿、蛆蟝、马蚰(《方言》),马蠲(《说文》),秦渠(《淮南子》高诱注),飞蚿虫(李当之《药录》),马轴(

  • 猪毛参

    药材名称猪毛参拼音Zhū Máo Shēn别名猪鬃草、小猪鬃草来源药材基源:为铁线蕨科植物普通铁线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diantum edgeworthii Hook.[A.caudatu

  • 刺黄柏茎叶

    药材名称刺黄柏茎叶拼音Cì Huánɡ Bò Jīnɡ Yè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刺黄柏的茎叶。7~10月采。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药》:"苦,

  • 莎木面

    药材名称莎木面拼音Shā Mù Miàn别名莎而(《海药本草》),沙孤米(《东西洋考》),西国米(《通雅》)。出处《海药本草》来源为棕榈科植物西谷椰子的木髓部提出的淀粉。原形态西谷

  • 温泉

    药材名称温泉拼音Wēn Quán别名温汤、沸泉出处1.温泉入药始见于《本草拾遗》,谓之“温汤”。2.《纲目》云:“温泉有处甚多。按《胡仔渔隐丛话》云:汤泉多作硫黄气,浴之则袭人肌肤。惟新安黄山是朱砂泉

  • 蛤蜊粉

    《中药大辞典》:蛤蜊粉药材名称蛤蜊粉拼音Gé Lí Fěn别名蛤粉(《圣惠方》)。出处《本草会编》来源为蛤蜊科动物四角蛤蜊等贝壳的粉末。原形态形态详"蛤蜊"条。

  • 柘木白皮

    《中药大辞典》:柘木白皮药材名称柘木白皮拼音Zhè Mù Bái Pí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桑科植物柘树去掉栓皮的树皮或根皮。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