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柑核

柑核

《中药大辞典》:柑核

药材名称柑核

拼音Gān Hé

出处本草图经

来源芸香科植物茶枝柑瓯柑等多种柑类的种子

性味苦,温,无毒。

归经入心、肝。

功能主治主肾疰腰痛,膀胱气痛,小肠疝气,卵肿偏坠。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研末。

复方治肾冷腰痛;柑核,杜仲等分。炒研,盐酒下。

各家论述柑核,功专在下。以上诸病,皆肾与膀胱之气化郁以病乎肝也。此味肝肾同治,故功专,但实证为宜,虚者禁用,以味苦大伤胃气也。(性味以下出《本草求原》)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柑核

药材名称柑核

拼音Gān Hé

英文名mandarin orange sesd

出处出自《本草图经

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Citrus chachiensis Hort.等多种柑类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trus chachiensis Hort.

采收和储藏:剥开成熟果实,食取果瓤,留下种子,洗净,晒干。

原形态茶枝柑 小乔木,高2-3m。枝多叶密,针刺极少。叶互生,常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缘锯齿不明显,叶翼小而不明显。花小白色,萼片黄绿色,花瓣5。果实扁圆形或馒头形,纵径4.5-6cm,横径6.5-7cm,基部平或隆起,上有浅放射沟4-8条,顶部微凹;果皮易剥离,质松脆,白内层棉絮状,有香气;瓤囊11-12瓣;中心柱空虚,味酸甜;种子20余粒,卵圆形,淡黄褐色。果熟期12月中旬。

生境分部主要分布于珠江三角洲一带,以新会、四会栽培最多。广州近郊也有栽培。

性味苦;辛;温

归经心;肝

功能主治温肾止痛;行气散结。主腰痛;膀胱气痛;小肠疝气;睾丸偏坠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研末服。

各家论述柑核,功专在下。以上诸病,皆肾与膀胱之气化郁以病乎肝也。此味肝肾同治,故功专,但实证为宜,虚者禁用,以味苦大伤胃气也。(《本草求原》)

临床应用治肾冷腰痛:柑核、杜仲等分。炒研,盐酒下(《本草求原》)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油茶根皮

    药材名称油茶根皮拼音Yóu Chá Gēn Pí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的根皮,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收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茶子心&qu

  • 网脉橐吾

    药材名称网脉橐吾拼音Wǎnɡ Mài Tuó Wú别名山紫菀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网脉橐吾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gularia dictyoneura (Franch.) Hand.-Maz

  • 升麻

    《中国药典》:升麻药材名称升麻拼音Shēnɡ Má英文名RHIZOMA CIMICIFUGAE别名莽牛卡架、龙眼根、窟窿牙根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Cimicifuga heracle

  • 叶底红

    药材名称叶底红拼音Yè Dǐ Hónɡ英文名root of Ford Metalleaf别名调经草、叶下红、野海棠、红娘子、江南野海棠、大毛蛇、血还魂、还魂红、沙崩草、假紫苏、红背野海棠出处始载于《新

  • 水苏根

    药材名称水苏根拼音Shuǐ Sū Gēn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水苏的根茎。7~8月间结果后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苏"条。功能主治①《纲目拾遗》:"治

  • 地笋

    《中药大辞典》:地笋药材名称地笋拼音Dì Sǔn别名地瓜儿、地瓜(《救荒本草》),地笋子、地蚕子(《草木便方》),地藕(《分类草药性》),水三七、野三七、旱藕(《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出处《

  • 胡桃仁

    《中药大辞典》:胡桃仁药材名称胡桃仁拼音Hú Táo Rén别名虾蟆(《酉阳杂俎》),胡桃肉(《海上集验方》),核桃仁(《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种仁

  • 铁藤

    药材名称铁藤拼音Tiě Ténɡ别名铁血藤、黑藤、三叶藤、血藤、巴豆藤[云南]来源豆科巴豆藤属植物铁藤Craspedolobium schochii Harms,以根、藤入药。四季可采,分别

  • 牛眼珠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眼珠药材名称牛眼珠别名牛眼球、牛目周、牛眼睛、车前树、狭叶马钱来源马钱科马钱子属植物牛眼马钱Strychnos angustiflora Benth.的种子。秋冬采果实,水洗去果

  • 铁皮石斛

    药材名称铁皮石斛拼音Tiě Pí Shí Hú英文名Herba Dendrodii Officinalis别名铁皮兰、黑节草来源为兰科植物铁皮石斛Dendrobium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