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梦花

梦花

《中药大辞典》:梦花

药材名称梦花

拼音Mènɡ Huā

别名金腰袋、打结花、梦冬花(《中国树木分类学》),喜花、迎春花(《重庆草药》)。

出处《分类草药性》

来源瑞香科植物结香花蕾。冬末或初春花未开放时搞取花序,晒干。

原形态结香(《群芳谱》),又名:白蚁树、檬花树、雪花树。

落叶灌木,高达2米,全株被绢状长柔毛或长硬毛,幼嫩时更密。枝条棕红色,常呈3叉状分枝,有皮孔。单叶互生,通常簇生于枝端,纸质,椭圆状长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8~16厘米,宽2~3.5厘米或略宽,基部楔形,下延,先端急尖或钝,全缘,上面被疏长毛,后几无毛,下面粉绿色,被长硬毛,叶脉上尤密,叶脉隆起。花多数,黄色,芳香,成顶生头状花序,下垂;总花梗粗壮,密被长绢毛,总苞被柔毛,花梗无或极短:花萼圆筒形,外面被绢毛状长柔毛,裂片4,花瓣状,卵形,平展;无花瓣;雄蕊8,两轮,着生于萼筒上部,花丝极短,花药长椭圆形;子房椭圆形,无柄,仅上部被柔毛,1室,胚珠1枚,花柱细长,柱头线状圆柱形,被柔毛。核果卵形,通常包于花被基部,果皮革质,硬而脆。花期3~4月,先叶开花。果期约8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山谷林下及灌丛中或栽培。分布河南、陕西、河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地。产四川、贵州、湖北、广西等地。

性状多为散在的单个花蕾,少数为头状花序,通称新蒙花或蒙花珠。花序半球形,略似向日葵的头状花序。花有总苞片6~9,总花梗钩状弯曲,全体被淡黄色毛茸。单个花蕾呈短棒状,稍弯曲,长6~8毫米,径3~5毫米,表面密被浅黄色或灰白色有光泽的绢丝状长毛茸。以干燥、无杂质者为佳。

性味《重庆草药》:"味淡,性平,无毒。"

功能主治治青盲,翳障,多泪,羞明,梦遗,虚淋,失音。

①《分类草药性》:"治失音。"

②《重床草药》:"养阴安神。治阴虚火旺,夜梦遗精。"

③《广西中药志》:"明目,祛障翳。治青盲,云翳,多眵泪,羞明,小儿疳眼。"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8~1钱。

备注本品在湖北、四川及广西等地作密蒙花使用。参见"密蒙花"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梦花

药材名称梦花

拼音Mènɡ Huā

别名瑞香、喜花、迎春花、打结花、梦冬花、雪里开、蒙花、一身保暖、岩泽兰、水菖花、蒙花珠、新蒙花、野蒙花。

出处梦花以结香之名始载于明代王象晋《群芳谱》。清代陈淏子撰《花镜》云:"结香,俗名黄瑞香,干叶皆似瑞香,而枝甚柔韧,可绾结。花色鹅黄,比瑞香差长,亦与瑞香同时放,但花落后始生叶,而香大不如。"所述当指本品而言。其花现时不少地区以之充密蒙花出售,实误。

来源药材基源:为瑞香科植物结香的花蕾。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dgeworthia chrysantha Lindl.

采收和储藏:冬末或初春花末开放时采摘花序,晒干备用。

原形态结香落叶灌木,高1-2m。小枝粗壮,常呈三叉状分枝,棕红色,具皮孔,被淡黄色或灰色绢状长柔毛。叶互生而簇生于枝顶;椭圆状长圆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长6-20cm,宽2-5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下延,上面被疏柔毛,下面粉绿色,被长硬毛,全缘。头状花序;总苞片披针形,长可达3cm;总花梗粗,短;花黄色,芳香;花被筒状,长10-12mm,外面有绢状长柔毛,裂片4,花瓣状平展;雄蕊8,2轮;子房椭圆形,先端被毛;花柱细长。核果卵形。花期3-4月,先时开花,果期约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山谷林下及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或栽培。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和凉爽的气候。在海拔500m以上山区种植,生长良好,在低海拔地区栽培,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开花花朵小,结实率低。以排水良好、土层疏松而肥沃的壤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用种子和分株繁殖。种子繁殖:随采随播。将种子均匀地撤播于苗床上,覆土2cm,浇水保湿。当苗高25-30cm时,按行株距30cm×30cm开穴,每穴栽1株。分株繁殖:将植株根部萌发的分蘖幼株挖出定植。踩紧,浇足定根水。

田间管理 幼苗高约5-7cm时,间苗,保持株距3-4cm。走植后至封行前,每年中耕除草3-4次。春、夏间施1次氮肥或复合肥,秋、冬追施1次堆肥或草木灰。追肥后进行培土。

病虫害防治 叶斑病,发病初期叶片出现褐色病斑,可用l:1:100的波尔多液喷雾。

性状性状鉴别 花蕾多数散生或由多数小花结成半圆球形的头状花序。直径1.5-2cm,表面密被淡绿黄色、有光泽的绢丝状毛茸。总苞片6-8枚,花梗粗糙,多弯曲呈钩状。单个花蕾呈短棒状,长0.6-1cm,为单被花,筒状,先端4裂。质脆,易碎。气微,味淡。 以色新鲜、无杂质者为佳。

显微鉴别 表面制片:花被下表皮、子房上部及花柱密被单细胞非腺毛,线形,微弯曲或平直,基部弯曲钩状,顶端渐尖,外壁平滑,壁厚,胞腔窄,长370-2050μm;毛老化后常在弯钩处生一横壁,由此脱落,基部留在表皮上;花被管状部分上下表皮细胞多近似长方形,裂片表皮细胞为多角形,上表皮顶端部分表皮细胞呈乳头状;未见气孔。柱头表皮细胞呈绒毛状;花粉囊内壁细胞长径23-50μm,呈环状加厚;花粉粒球形,外壁具颗粒状突起,直径10-40μm。

化学成分花含谷甾醇-3-O-6'-亚麻酰基-β-O-吡喃葡萄糖甙(sitosterol-3-O-6'-linolenoyl-β-D-glucopyrartoside),谷杂醇-3-O-6'-亚油酰基-β-D-吡喃葡萄糖甙(sitosterol-3-O-6'-linoleoyl-β-D-glucopyranoside),西瑞香素(daphnoretin)及东方小翅大蜢酮(grasshopperketone)。 根、茎含香豆精类化合物:结香素(edgeaorin),结香甙(edgeaoroside)A、B、C,繸状芸香甙酯(rutarensin),柠檬油素(limettin),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及西瑞香素(daphnoretin)等。

药理作用以正常大鼠为实验对象,观察单纯外用花椒毒内酯(xanthotoxin)、伞形花内酯连续给药7天,致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相应各达2%及0.2%,呈显着性差异。结合Uv-N辐照,给药1星期,花椒毒内酯组致染色体畸变率为6.0%,伞形花内酯组为1.0%,治疗2星期则分别为4%、2%,表明,在光化治疗法中,花椒毒内酯外搽有明显的致诱变毒性,而伞形花内酯具有明显的抗诱变作用。

性味甘;平;无毒

归经肾;肝经

功能主治滋养肝肾;明目消翳。主夜盲;翳障;目赤流泪;羞明怕光;小儿疳眼;头痛;失音;夜梦遗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5g;或研末。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虎杖香蕈

    药材名称虎杖香蕈别名口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虎杖香蕈Tricholoma gambosum (Fr.) Gill.,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草原上。分布于河北、内蒙古。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宣

  • 香椿子

    《中药大辞典》:香椿子药材名称香椿子拼音Xiānɡ Chūn Zǐ别名椿树子(《生生编》),椿芽树花(《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椿花(《四川中药志》),春尖花(《重庆草药》),香椿铃(《陕西中药志》)。

  • 竹蜂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蜂药材名称竹蜂拼音Zhú Fēnɡ别名乌蜂、熊蜂、象蜂来源为膜翅目蜜蜂科昆虫竹筒蜂Xylocopa dissimilis (Lep.)的干燥全体。秋冬较易捕捉,当蜂群居

  • 铺山燕

    药材名称铺山燕拼音Pū Shān Yàn别名金锁匙、角罗风、金耳环、红鸡刺藤吊灯笼、胡颓子、灯吊子、吊中子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鸡柏紫藤的根和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eagnus

  • 少年红

    药材名称少年红拼音Shào Nián Hónɡ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紫牛科植物少年红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alyxiaefolia Tsiang et C.

  • 无根藤

    药材名称无根藤拼音Wú Gēn Ténɡ别名无头藤、无娘藤、金丝藤、罗网藤、无根草来源为樟科无根藤属植物无根藤Cassytha filiformis 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

  • 薏苡根

    《中药大辞典》:薏苡根药材名称薏苡根拼音Yì Yǐ Gēn别名打碗子根(《草木便方》),五谷根(《分类草药性》),尿珠根(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出处《本经》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根,秋

  • 鸡挂骨草

    《中药大辞典》:鸡挂骨草药材名称鸡挂骨草拼音Jī Guà Gǔ Cǎo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刺蕊草的全草。夏、秋采集,晒干。原形态直立草本,基部木质化。茎方形,绿色或淡红色

  • 胡荽

    《中药大辞典》:胡荽药材名称胡荽拼音Hú Suī别名香菜(《韵略》),香荽(《本草拾遗》),胡菜(《外台》),蒝荽(《唐小说》),园荽(《东轩笔录》),芫荽(《日用本草》),莞荽(《普济方》

  • 乱角莲

    药材名称乱角莲拼音Luàn Jiǎo Lián别名六棱椎出处《文山中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滇石仙桃的块根。全年可采。鲜用或切片晒干后研粉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假鳞茎长10~1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