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梨果榕

梨果榕

《全国中草药汇编》:梨果榕

药材名称梨果榕

别名舶梨榕、水石榴、梨状牛奶子

来源桑科梨果榕Ficus pyriformis Hook. et Arn.,以茎入药。

生境分部湖南、广西、广东、云南、贵州。

性味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止痛。主治肾炎,膀胱炎,尿道炎,肾性水肿,心性水肿,胃痛。

用法用量0.3~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梨果榕

药材名称梨果榕

拼音Lí Guǒ Rónɡ

别名辣柳树、水石榴、黎柳树、梨状牛奶子、母猪精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梨果榕的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pyriformis Hook.et Ar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切碎,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1-2m。嫩枝被疏毛。单叶互生;叶柄被毛,长3-10mm;托叶锥状,长5-7mm,幼时被毛;叶片纸质或薄革质,狭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2.5-12cm,宽1.5-3cm,先端骤尖或短尾状渐尖,基部宽楔形或急尖,全缘,上面无毛,下面苍白色,有乳头状小凸点,罕在脉上被微毛;基出脉3条,侧脉5-10对,网脉在背面稍明显。隐头花序,单生于叶腋,梨形,长2-3cm,直径1-1.5cm,基部苞片三角形,总花梗长5-10mm,被毛或近无毛;雄花、瘿花着生于同一花序托内,雄花生于上部,具短梗,花被片3;雄蕊2;瘿花花梗较长,花被片4,花柱侧生;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内,具短梗,花被片3-4,花柱近侧生。瘦果。花、果期全年。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中海拔的灌林中或溪旁湿润的腐殖土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涩;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止痛。主小便淋沥;尿路感染;水肿;胃脘痛;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龙常草

    药材名称龙常草拼音Lónɡ Chánɡ Cǎo英文名Manchurian Beakgrain别名粽心草出处始载于《名医别录》。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木科龙常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arrhena

  • 酸猴儿

    药材名称酸猴儿拼音Suān Hóu ér英文名Faber Fordiophyton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异药花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rdiophyton fa

  • 乌蛇

    药材名称乌蛇拼音Wū Shé别名剑脊乌梢(《本草衍义》),黑花蛇(《纲目》),乌峰蛇(陈义《动物学》),青蛇(《现代实用中药》),乌风蛇、黄风蛇(《生物学通报》(2):5,1958),青大将

  • 大茶药根

    《中药大辞典》:大茶药根药材名称大茶药根拼音Dà Chá Yào Gēn别名胡满蔃(《岭南采药录》),大茶根(《广西药植图志》),断肠草根、猪人参(《矿西中药志》)。出处

  • 夏枯草

    《中国药典》:夏枯草药材名称夏枯草拼音Xià Kū Cǎo英文名SPICA PRUNELLAE别名棒槌草、铁色草、大头花、夏枯头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 地毡草

    《中药大辞典》:地毡草药材名称地毡草拼音Dì Zhān Cǎo别名金雀梅、金雀花(《泉州青草药》),天地花(《泉州本草》),地红花、小毛毡苔(《福建中草药》)。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茅膏菜科

  • 阿育魏实

    《全国中草药汇编》:阿育魏实药材名称阿育魏实拼音ā Yù Wèi Shí来源伞形科阿育魏实Trachyspermum ammi (L.) Sprague,以种子入药。生境

  • 红花青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花青藤药材名称红花青藤别名毛青藤、三姐妹藤来源莲叶桐科(青藤科)红花青藤Illigera rhodantha Hance,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贵州。性味甘、辛、涩,温

  • 藤麻

    药材名称藤麻别名金玉石、石骨丹来源荨麻科楼梯草属植物藤麻Elatostema laevigatum (Blume) Hassk. (Procris laevigata Blume),以全草入药。全年可

  • 荷蒂

    药材名称荷蒂拼音Hé Dì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 的荷叶中央近梗处剪下的叶片。性味性味苦平。功能主治和胃安胎,止血止带。可用于胎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