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楠木

楠木

药材名称楠木

拼音Nán Mù

别名楠材(《别录》)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樟科植物楠木木材枝叶。全年可采。

原形态楠木,又名:楠树(任防《述异记》),雅楠、桢楠。

常绿乔木,高达30米。小枝细长,幼时有茸毛或细毛,以后逐渐脱落。叶革质,阔披针形或倒卵形,长4~8厘米。宽2~5厘米,先端突尖,基部楔形,上面光滑,下面有灰色或褐色茸毛,沿主脉及侧脉处尤为显着。聚伞花序腋生,花形小,色绿;花被盘状,裂片6,先端尖形。浆果卵圆形,黑色,长1.3厘米;果梗有细毛,顶端膨大。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分布四川、湖北、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辛,温。

①《别录》:"微温。"

②《本草拾遗》:"枝叶,味苦,温,无毒。"

③《日华子本草》:"味辛,热,微毒。"

功能主治治吐泻转筋。水肿。

①《别录》:"主霍乱吐下不止。"

②《日华子本草》:"煎汤洗转筋及足肿。枝叶同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两。外用:烧存性研末撒或煎水洗。

复方①治霍乱心腹胀痛,烦满短气,未得吐下:楠,大如掌者削之。以水三升,煮三沸,去滓,令灼之也。(《补缺肘后方》)

②治水肿自足起:槁木、桐木。煮汁渍足,并饮少许,日日为之。(《肘后方》)

③治聤耳,通耳脓水出,日夜不止:楠木一分(烧灰),花胭脂一分。细研为散,纳于耳中。(《圣惠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挖耳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挖耳草药材名称挖耳草拼音Wā ěr Cǎo别名杓儿菜来源菊科天名精属植物金挖耳(烟管头草)Carpesium cernuum L.和倒盖菊(大挖耳草)C. divaricatum

  • 圆节山蚂蝗

    药材名称圆节山蚂蝗拼音Yuán Jié Shān Mǎ Huánɡ英文名beggarweed别名穿线豆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圆节山蚂蝗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岩菖蒲

    《中药大辞典》:岩菖蒲药材名称岩菖蒲拼音Yán Chānɡ Pú别名岩七、兰花岩陀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岩白菜的根茎。全年可采,除去叶鞘及须根,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金丝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丝草药材名称金丝草拼音Jīn Sī Cǎo别名黄毛草、笔子草、猫尾草、笔尾草、金丝茅、竹蒿草来源禾本科金丝草属植物金丝草Pogonatherum crinitum (Thunb.

  • 山茶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茶花药材名称山茶花拼音Shān Chá Huā别名茶花来源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以根、花入药。根全年可采;花春冬采,晒干或烘干

  • 马桑根

    《中药大辞典》:马桑根药材名称马桑根拼音Mǎ Sānɡ Gēn别名乌龙须((草木便方》)出处《草木便方》来源马桑科植物马桑的根,冬季采掘。生境分部产陕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性状干燥根肥大粗糙,附有

  • 木兰寄生

    药材名称木兰寄生拼音Mù Lán Jì Shēnɡ别名枫木寄生、广东寄生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木兰寄生的带时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xillus limprichtii (Gruninin

  • 地下明珠

    药材名称地下明珠拼音Dì Xià Mínɡ Zhū别名落地珍珠、铁秤锤、土地子、一粒金丹、陈伤子、铁钮子、山砒霜、泥里珠、寸金黄、一滴金丹、地下珍珠、内宝珠、茅膏菜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茅膏菜科植物茅膏

  • 白鸭肉

    《中药大辞典》:白鸭肉药材名称白鸭肉拼音Bái Yā Ròu别名鹜肉(《千金·食治》)。出处《别录》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肉。原形态家鸭(陶弘景),又名:鹜(《周礼》),舒

  • 湿鼠曲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湿鼠曲草药材名称湿鼠曲草拼音Shī Shǔ Qǔ Cǎo别名臁疮草、无心草来源菊科鼠曲草属植物湿鼠曲草Gnaphalium tranzschelii Kirp.[G. ul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