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橘叶巴戟

橘叶巴戟

药材名称橘叶巴戟

拼音Jú Yè Bā Jǐ

别名橘叶鸡眼藤、水冬瓜、椿根

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海巴戟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rinda citrifolia L.

采收和储藏:秋季挖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海巴戟,灌木至小乔木,除叶片下面的脉腋有束毛外,全部无毛,小枝粗壮,钝口棱柱形。叶对生;叶柄长5-12mm;托叶长5-12mm,膜质:叶片长圆状椭圆形或广椭圆形,长10-25cm,宽5-10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阔楔形,膜质。头状花序常与叶对生,球形,稀长椭圆形,多花;总花梗长1-2cm;萼筒长约3mm,先端截平;花冠白色,漏斗形,花冠筒长7-12mm,喉部被毛,先端5裂,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5-8mm;雄蕊5,稍伸出。聚合果长卵形或球形,长2.5-4cm,熟时白色或黄色,有时最下部的小核果的宿存花萼扩大成叶状;小核卵形,扁平,边缘有翅。花、果期1-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岸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西沙群岛)、海南。

化学成分海巴戟根含2-甲基-7-羟基-8-甲氧基蒽醌(2-methyl-7-hydroxy-8-methoxy-anthraquinone)。

药理作用海巴戟嫩叶中的乙醇提取物,体外试验表明,对人蛔虫有良好的驱肠虫作用。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痢疾;肺结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碎骨仔树

    药材名称碎骨仔树拼音Suì Gǔ Zǎi Shù别名华青皮木、退骨王、香芙木、骨碎木、土续断来源药材基源:为铁青树科植物华南青皮木的根、树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oepfia chinens

  • 山椒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椒草药材名称山椒草拼音Shān Jiāo Cǎo别名塌地草、卜罗草来源荨麻科山椒草Pellionia minima Makino,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以南各省。功能主治舒筋活

  • 土百部

    药材名称土百部拼音Tǔ Bǎi Bù别名千锤打(《四川中药志》),滇百部、小百部(云南)。出处《中药材手册》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羊齿天门冬的块根。春、秋两季挖取,除去苗茎,洗净泥沙,晒干。原形态

  • 风湿木

    药材名称风湿木别名大叶萝芙木、阔叶萝芙木来源夹竹桃科风湿木Rauvolfia latifrons Tsiang,以根、茎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功能主治祛风活血。主治风湿痛;外用可接骨。摘录《全国中

  • 盐麸根白皮

    药材名称盐麸根白皮拼音Yán Fū Gēn Bái Pí别名盐肤木根皮(《陕西中草药》)。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已去掉栓皮的根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o

  • 酸藤果

    《中药大辞典》:酸藤果药材名称酸藤果拼音Suān Ténɡ Guǒ别名酸蔃子(《南宁市药物志》),酸藤头(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酸藤果的果实。夏

  • 茶油粑

    药材名称茶油粑拼音Chá Yóu Bā别名枯饼、茶枯、茶麸、茶子饼、茶子麸、茶油麸。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种子榨去脂肪油后的渣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

  • 海螺厣

    药材名称海螺厣拼音Hǎi Luó Yǎn来源药材基源:为骨螺科动物脉红螺和皱红螺等的厣。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Rapana uenosa(Valenciennes)[Rapana thomasian

  • 苏黄耆

    药材名称苏黄耆拼音Sū Huánɡ Qí别名土黄芪、献干粮、狗干粮(《陕西中草药》)。出处《江苏植药志》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圆叶锦葵的根。春、秋采挖,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深

  • 蓝胡麻草

    药材名称蓝胡麻草拼音Lán Hú Má Cǎo别名皮虎怀[傣]来源玄参科蓝胡麻草Centranthera cochinchinensis (Lour.) Merr.,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