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母猪草

母猪草

药材名称母猪草

拼音Mǔ Zhū Cǎo

别名黄连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耳状人字果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chocarpum auriculatum(Franch.)W.T.Wang et Hsiao[Isopyrum auriculatum Franch.;I.delavayi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耳状人字果,多年生直立草本,无毛。根状茎横走,黑褐色,质坚硬,有多数细根。基生叶少数,在果期常枯萎;叶柄长5-11cm;叶为二回鸟趾状复叶;中央一回指片菱形,长1.8-6cm,宽1.5-5cm,中上部有浅牙齿,侧生指片有小叶2枚,小叶不等大,上面小叶斜卵形,下面小叶斜卵圆形;茎生叶2-4枚,似基生叶;叶柄长2-5cm。复单歧聚伞化序,长7-19cm,有1-7朵花;下部苞片叶状;花梗长2.5-3.5cm;花两性,萼片5,花瓣状,白色,倒卵状,椭圆形,长5-9mm,宽3-5.5mm,先羰钝;花瓣5,金黄色,长约4mm,瓣片宽倒卵圆形,长、宽均1.5mm,先端微凹或全缘,下部有细长的扑;雄蕊约20,长5-6mm,花药0.6mm;心皮2,基部合生。蓇葖果2,狭倒卵状披针形,长11-15mm,叉状分开,喙长约2mm。种子8-9里,近圆形,直径约1mm,黄褐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阴处潮湿地,或疏林下岩石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四川、贵州、云南。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解毒散结;止咳化痰。主湿热黄疸;痈肿疮毒;瘰疬;痰热咳嗽;癫痫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捣烂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青兔耳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青兔耳风药材名称青兔耳风拼音Qīnɡ Tù ěr Fēnɡ别名走马胎、青毛走马胎、肺心草、罗汉草、血筋草来源菊科兔耳风属植物红脉兔耳风Ainsliaea rubinerv

  • 虎睛

    药材名称虎睛拼音Hǔ Jīnɡ别名虎眼睛(《别录》)。出处《雷公炮炙论》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眼睛。将虎睛成对割下,放在炒热的谷子内烘,冷后再炒再烘,至干燥为度。生境分部产于东北及华南各地。性状呈椭圆形,

  • 观音苋根

    药材名称观音苋根拼音Guān Yīn Xiàn Gēn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观音苋的根。性味《重庆草药》:"味淡,性温,无毒。"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治产后停瘀腹痛,

  • 黑果

    药材名称黑果别名小黑果、马屎果、华西小石枳、老鸦果、小石积木来源蔷薇科黑果Osteomeles schwerinae Schneid.,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甘肃、四川、贵州。性味微涩,平。功能

  • 石通

    药材名称石通别名短尾铁线莲、山木通、红钉耙藤、小木通、链架拐来源毛茛科石通Clematis brevicaudata DC.,以藤茎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西北至四川、贵州。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

  • 鹧鸪血

    《中药大辞典》:鹧鸪血药材名称鹧鸪血拼音Zhè Gū Xuè出处福州台江区《验方汇集》来源为雉科动物鹧鸪的血。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鹧鸪"条。功能主治福州台江区《验

  • 庵闾子

    药材名称庵闾子拼音ān Lǘ Zǐ出处《本经》来源为菊科植物庵闾的果实。植物形态详"庵闾"条。冬季采收。性味苦辛,温。①《本经》:"味苦,微寒。"②《吴普本草》

  • 天竹黄

    药材名称天竹黄拼音Tiān Zhú Huánɡ别名竹黄、天竺黄、竹膏、竹糖出处本品始载于《蜀本草》,原名竹黄。1.韩保升曰:“《图经》云:竹节间黄白者,味甘,名竹黄。”2.《日华子》谓:“此是南海边竹

  • 黄柏

    《中国药典》:黄柏药材名称黄柏拼音Huánɡ Bò英文名CORTEX PHELLODENDRI别名黄檗、元柏、檗木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

  • 毛果珍珠茅

    药材名称毛果珍珠茅拼音Máo Guǒ Zhēn Zhū Máo英文名all-grass of Hairyfruit Razorsedge别名三面锋、可角草、割鸡刀、三稔草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Ⅱ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