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毛刺果藤

毛刺果藤

药材名称毛刺果藤

拼音Máo Cì Guǒ Ténɡ

英文名root of Pilous Buttneria

别名枇杷藤、粗毛刺果藤。

出处始载于《广东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粗毛刺果藤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yttneria pilosa Rox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粗毛刺果藤 木质缠绕藤本。小枝干时深褐色,初被星状毛,后几无毛。叶互生;叶柄长12-15cm,被毛;托叶条形,长约14mm,早落;叶片圆形或心形,长14-24cm,宽13-21cm,先端钝或短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细锯齿,且常有3-5浅裂,两面均被淡黄褐色星状柔毛及硬毛,下面尤多,基生脉7条。聚伞花序排成伞房状,腋生,具少数花;花梗柔弱,长约2.5mm;萼片5,长3,外面有毛,内面无毛;花瓣5片,凹陷,4裂,裂片钝;具药的雄蕊5,与花瓣对生,退化雄蕊5,下面连合,长约1.5cm;子房圆球形,有乳头状突起。蒴果圆球形,黄色而略带红色,密被有分枝的锥尖状软刺,直径约2cm,刺长4-6mm。种子卵形,长5mm,黄色并具褐色斑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50-1000m的杂木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南部。

性状性状鉴别 茎藤圆柱形,小枝深褐色,被星状毛,或无毛。叶圆形或心形,长14-24cm,宽13-21cm,顶端钝或短尖,基部心形,有基生脉7条,边缘有粗锯齿,且常有3-5浅裂,两面均被淡黄褐色星状柔毛及硬毛,尤以背面为多。叶柄长12-15cm,被毛,托叶条形,长约14mm,早落。

性味味微苦;性微温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主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茎、叶:用于风湿病。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老枪谷叶

    药材名称老枪谷叶拼音Lǎo Qiānɡ Gǔ Yè别名尾穗苋叶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尾穗苋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aranthus caudatu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

  • 四孢蘑菇

    药材名称四孢蘑菇别名原野蘑菇、蘑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四孢蘑菇Agaricus campestris L. ex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春、夏、秋三季雨后,产生在旷野、庭园、牧场及有

  • 河豚鱼肝油

    《中药大辞典》:河豚鱼肝油药材名称河豚鱼肝油拼音Hé Tún Yú Gān Yóu出处《辽宁医学》210:467,1966来源为鲀科动物弓斑东方鲀、虫纹东方鲀、

  • 刺榆

    药材名称刺榆拼音Cì Yú别名枢(《诗经》),荎(《尔雅,),柘榆、梗榆(《广雅》),钉枝榆(《中国树木分类学》),刺梅(《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榆科植物刺榆

  • 溪荪

    药材名称溪荪拼音Xī Sūn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溪荪的根茎及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sanguinea Donn ex Hom.[I.orien-talis auct.non Mill

  • 黄疸树

    《中药大辞典》:黄疸树药材名称黄疸树拼音Huánɡ Dɑn Shù别名刺黄连、树黄连、土黄连(《广西中药志》),长叶小檗、土黄柏(《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三颗针(《广西中草药》)。

  • 割舌罗

    药材名称割舌罗拼音Gē Shé Luó别名割舌树来源药材基源:为八角枫科植物土坛树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angium saluiifolium(L.f.)Wanger.[Grewia sa

  • 梨树根

    《中药大辞典》:梨树根药材名称梨树根拼音Lí Shù Gēn别名糖果根(《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糖梨根(《四川中药志》)。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或秋子梨

  • 牛奶树子

    《中药大辞典》:牛奶树子药材名称牛奶树子拼音Niú Nǎi Shù Zǐ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桑种植物对叶榕的果实。夏、秋果实成熟时采收。性味《岭南采药录》:"味酸,性

  • 悬钩根

    药材名称悬钩根拼音Xuán Gōu Gēn别名木莓根(《乾坤生意》),三月藨根(《草木便方》)。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悬钩子的根或根皮。夏、秋采挖,洗净或剥取根皮,晒干。原形态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