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叶巴豆树
药材名称毛叶巴豆树
拼音Máo Yè Bā Dòu Shù
别名刹埂(傣)
来源大戟科毛叶巴豆树Croton caudatus Geisel. var. tomentosa Hook. f.,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辛、微酸,热。
功能主治镇静祛风,退热止痛,舒筋活络。主治疟疾高热,惊痫抽搐,风湿性关节炎,四肢麻木。
用法用量1~2钱或3~5钱泡酒服;外用捣烂包寸口穴。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名称毛叶巴豆树
拼音Máo Yè Bā Dòu Shù
别名刹埂(傣)
来源大戟科毛叶巴豆树Croton caudatus Geisel. var. tomentosa Hook. f.,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辛、微酸,热。
功能主治镇静祛风,退热止痛,舒筋活络。主治疟疾高热,惊痫抽搐,风湿性关节炎,四肢麻木。
用法用量1~2钱或3~5钱泡酒服;外用捣烂包寸口穴。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药典》:金樱子药材名称金樱子拼音Jīn Yīnɡ Zǐ英文名FRUCTUS ROSAE LAEVIGATAE别名糖罐子、刺头、倒挂金钩、黄茶瓶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Rosa laevigat
《全国中草药汇编》:绵三七药材名称绵三七拼音Mián Sān Qī别名鸡心矮陀陀、球根毛瓣花来源豆科毛瓣花属植物绵三七Eriosema himalaicum Ohashi [E. tuber
《中药大辞典》:水禾麻药材名称水禾麻拼音Shuǐ Hé Má别名山麻(《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大水麻、水苏麻(《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苎麻科植物大叶苎麻的根
药材名称玉带根拼音Yù Dài Gēn别名珊瑚枝(《生草药性备要》),拖鞋花,洋珊瑚(《广州植物志》),百足草、扭曲草(《南宁市药物志》),止血草(《广西中草药》)。出处《南宁市药
《中药大辞典》:马齿药材名称马齿拼音Mǎ Chǐ别名马牙(《本草拾遗》)出处《别录》来源马科动物马的牙齿。性味《纲目》:"甘,平,有小毒。"功能主治治惊痫,疔疮,牙痛。①《别录》:
《中药大辞典》:灯蛾药材名称灯蛾拼音Dēnɡ é别名飞蛾、火花、慕光(崔豹《古今注》),扑灯蛾(《祝穆试效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灯蛾科昆虫灯蛾的全虫。秋季捕取。原形态体肥大,茶褐色,
《中药大辞典》:枇杷叶露药材名称枇杷叶露拼音Pí Pá Yè Lù别名枇杷露(《生草药性备要》)。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叶的蒸馏液。性味①《生草药
药材名称双花堇菜拼音Shuānɡ Huā Jǐn Cài英文名all-grass of Twinflower Violet别名谷穗补、短距堇菜。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
药材名称三铃子拼音Sān Línɡ Zǐ别名野豌豆、豆菜(《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物歪头菜的根或嫩叶。秋季采收。原形态歪头菜(《救荒本草》)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
《中药大辞典》:鲤鱼目药材名称鲤鱼目拼音Lǐ Yú Mù别名鲤鱼眼睛(《食疗本草》)。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眼睛。化学成分鲤眼含维生素C0.44毫克%,一般春夏较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