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毛叶肾蕨

毛叶肾蕨

药材名称毛叶肾蕨

拼音Máo Yè Shèn Jué

英文名all-grass of Hirsute Sword Fern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肾蕨科植物毛叶肾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phrolepis hirsutula (Forst.) Presl[Polypodium hirsutulum Forst.]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45-110cm。根茎短而直立,被黑褐色、披针形鳞片;匍匐茎着生于根状茎上,暗褐色,被鳞片;叶片坚草质或纸质,阔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0-75cm,宽10-15cm,两端稍渐狭,一回羽状;下面沿中脉及小脉密被线状鳞片,上面被短毛;叶轴上面密被纤维状鳞片,下面疏被鳞片;羽片20-45对,彼此不覆盖,互生,近无柄,以关节着生于叶轴上,中部羽片较大,阔披针形,长4-7cm,宽约1cm,先端渐尖,基部不对称,下侧圆形,上侧截形并突出成1个小三角状的耳片,边缘有疏钝齿,下部羽片较短,阔披针形,长3-4cm;侧脉纤细,2-3叉,先端有圆形水囊体。孢子囊群圆形,背生于每组侧脉上侧小脉的先端,靠近叶边;囊群盖圆形,有1个缺刻,膜质。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缘、谷地及村边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区。

性味淡;凉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消积化痰。主小儿疳积;食滞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淡,性凉。有消积化痰的功能。用于小儿消化不良。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中药大辞典》:鷃药材名称鷃拼音Yàn别名鳸(《尔雅》),老扈(《左传》贾逵注),鴳雀(《尔雅》郭璞注),鷃雀(《禽经》),篱鷃(《禽经》注),田鸡、水鸡(《医林纂要》)。出处《本草拾遗》来

  • 狭叶鸦葱

    药材名称狭叶鸦葱别名草防风来源菊科狭叶鸦葱Scorzonera radiata Fis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河北、内蒙古。性味甘、苦,温。功能主治发表散寒,祛风除湿。主治风湿或感冒引起的发烧,筋骨

  • 黄心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心果药材名称黄心果别名歪脖子果、黄牙果、化皮果、酸果、云树、大叶藤黄、云南莽吉柿来源藤黄科黄心果Garcinia cowa Roxb.,以茎、叶汁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涩,

  • 白线薯

    药材名称白线薯拼音Bái Xiàn Shǔ别名红藤、山乌龟、一滴血。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白线薯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phania brachyandra Diels.采收和储藏:全年

  • 雀梅藤叶

    药材名称雀梅藤叶拼音Què Méi Té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雀梅藤Sageretia thea (Osbeck) Johnst.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geretia thea

  • 刺山茶果

    药材名称刺山茶果拼音Cì Shān Chá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刺茶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ytenus variabilis(Loes.)C.Y.Cheng[Gymnospori

  • 莳萝子

    《中药大辞典》:莳萝子药材名称莳萝子拼音Shí Luó Zǐ别名时美中(侯宁极《药谱》),莳萝椒(《本草蒙筌》),小茴香(《纲目》),瘪谷茴香(《本草正义》),土茴香(《中药志》)

  • 野葡萄藤

    药材名称野葡萄藤拼音Yě Pú Tɑo Ténɡ别名大风藤(《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葡萄科植物毛葡萄的全株及叶。夏、秋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

  • 牛奶树

    《中药大辞典》:牛奶树药材名称牛奶树拼音Niú Nǎi Shù别名牛奶子(《广州植物志》),乳汁麻木,牛奶稔、猪母茶、猪奶树(《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桑科

  • 罗浮柿根

    药材名称罗浮柿根拼音Luó Fú Shì Gēn别名黑浮柿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柿科植物罗浮柿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pyros morrisiana Hance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