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毛贯众

毛贯众

《中药大辞典》:毛贯众

药材名称毛贯众

拼音Máo Guàn Zhònɡ

别名龙骨、小贯众、蕨难脑、蕨务子。

出处《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多鳞毛蕨的干燥根茎。全年可采。

原形态多鳞毛蕨,又名:阔鳞鳞毛蕨。

多年生草本,高50~95厘米。根状茎斜升,密生深棕色或栗黑色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25~50厘米,深禾秆色,密生棕色阔披针形鳞片;叶片矩圆形,厚纸质,长与叶柄几相等,宽20~30厘米,顶部长渐尖,多少呈尾头,沿叶轴和羽轴有棕色卵状披针形鳞片(有时鳞片下部隆起呈泡状),2回羽状或3回羽裂;羽片披针形,基部的长10~18厘米,宽3~4厘米,长渐尖头;小羽片矩圆披针形,钝头,基部呈明显耳形,边缘浅裂或有疏钝齿。侧脉羽状分枝。孢子囊群生于小脉中部;囊群盖圆肾形。

生境分部野生于山坡、林下、沟边、阴湿石隙处。分布华南、长江流域,北至河南南部。

性味苦,平,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平喘。

复方①治钩虫病:多鳞毛蕨一至二两。水煎服。

②预防感冒:多鳞毛蕨根三两,夏枯草二两,椿树皮一两。水煎作茶饮。

③治气喘:多鳞毛蕨根五钱,荆芥三钱,广皮一钱,白芥子三钱,乌药三钱,茯苓三钱。水煎服。

④治大便下血:多鳞毛蕨五钱,地榆三钱。水煎对红糖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毛贯众

药材名称毛贯众

拼音Máo Guàn Zhònɡ

英文名Champion Wood Fern

别名龙骨、小贯众、蕨难脑、蕨务子、细叶土凤尾、雌鸡尾

出处出自《湖南药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阔鳞鳞毛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opteris championii(Benth.)C.Chr.ex Ching[Aspidium championii Bent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挖出全株,洗净,去须根和叶柄,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50-90cm。根茎斜升,密被深棕色或栗黑色、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25-50cm,深禾秆色,密被棕色阔披外地形鳞片;叶片片椭圆形,长与叶柄几相等,宽20-30cm,顶部长渐尖,沿叶轴、羽轴有棕色、卵状披针形鳞片,二回羽状或三回羽裂;羽片披针形,基部的长10-18cm,宽3-4cm,长渐尖头;小羽片椭圆状披针形,先端钝,基部呈明显耳形,边缘浅裂或有疏钝齿;侧脉羽状分叉。孢子囊群生于小脉中部;囊群盖圆肾形。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1500m的山坡疏林下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中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四川、贵州等地。

化学成分根茎含绵马素(aspidin)BB、AB,白绵马素(albaspidin)BB、PB、PP、AB、AP,低绵马素(desaspidin)BB,黄绵马酸(flavaspidic acid),三环黄绵马酸(trisflavaspidic acid),三环低绵马素(trisdeaspidin)BBB。

性味苦;寒

归经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平喘;止血敛疮;驱虫。主感冒;目赤捉痛;气喘;便血;疮毒溃烂;烫伤;钩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貒肉

    《中药大辞典》:貒肉药材名称貒肉拼音Tuàn Ròu别名貒猪肉(《圣惠方》)。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鼬科动物猪獾的肉。冬季捕捉。原形态猪獾(《纲目》),又名:貒(《楚辞》),獾(《尔

  • 假蒟子

    药材名称假蒟子拼音Jiǎ Jǔ Zǐ别名假蒟果穗、钻骨风果。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假蒟PipersarmentosumRoxb.的果穗。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 sarmentosum Ro

  • 风车藤

    《中药大辞典》:风车藤药材名称风车藤拼音Fēnɡ Chē Ténɡ别名黄牛叶、红龙出处《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来源为金虎尾科植物风车藤的老茎。全年可采,切段晒干备用。原形态木质大藤本,长可达3

  • 鼹鼠

    《全国中草药汇编》:鼹鼠药材名称鼹鼠拼音Yǎn Shǔ别名缺齿鼹来源食虫目鼹鼠科缺齿鼹Mogera robusta Nehring,以全体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功能主治解毒,理气。主治疔肿,痔疮,淋病,

  • 小黑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黑药药材名称小黑药拼音Xiǎo Hēi Yào别名草三角枫来源伞形科变豆菜属植物川滇变豆菜Sanicula astrantifolia Wolff ex Kreschm

  • 须叶藤

    药材名称须叶藤拼音Xū Yè Ténɡ英文名Indian Flagellaria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须叶藤科植物须叶藤的根或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lagellaria in

  • 紫苏梗

    《中国药典》:紫苏梗药材名称紫苏梗拼音Zǐ Sū Gěnɡ英文名CAULIS PERILLAE别名苏梗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Britt. 的干燥茎。秋季

  • 红苕母子

    药材名称红苕母子拼音Hónɡ Tiáo Mǔ Zǐ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旋花科植物番薯的种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番薯"条。功能主治《四川中药志》:"

  • 三筒管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筒管药材名称三筒管拼音Sān Tǒnɡ Guǎn别名山总管、百解薯来源为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三筒管Aristolochia championii Merr. et Chun.,以

  • 天葵

    药材名称天葵拼音Tiān Kuí别名紫背天葵(《雷公炮炙论》),雷丸草(《外丹本草》),夏无踪(《植物名实图考》),小乌头(《植物学大辞典》),老鼠屎草(《江苏植药志》),旱铜钱草(《湖南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