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毛轴铁角蕨

毛轴铁角蕨

药材名称毛轴铁角蕨

拼音Máo Zhóu Tiě Jiǎo Jué

别名细叶青

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毛轴铁角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plenium crinicaule Hanc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植株高20-50cm。根茎短而直立,连同叶柄、叶轴密被红棕色、有虹色光泽的线状披针形鳞片,先端渐尖呈纤维状,基部阔而分枝,脱落。叶簇生;叶柄长7-10cm,深棕色;叶片纸质,披针形,长15-30cm,宽3-7cm,顶部尾状渐尖,基部渐缩短,一回羽状;羽片15-40对,互生,无柄,镰状披针形,中部的较大,长1.7-4cm,宽5-15mm,先端渐尖或钝,基部不对称,上侧斜截形并稍具耳,下侧楔形,边缘有不整齐的齿裂,下部的羽片渐缩短成卵状斜方形;叶脉一至二回分叉,两面隆起呈沟脊状;叶两面无毛或下面偶有分枝的小鳞片。孢子囊群线形,斜出,生于每组小脉的最上侧近基部或中部,在中脉两侧各成1行,靠近中脉;囊群盖线形,坚膜质,全缘。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3000m的林下路旁、溪沟边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湖南等地。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透疹。主麻疹不透;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东北蛔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东北蛔蒿药材名称东北蛔蒿拼音Dōnɡ Běi Huí Hāo别名蛔蒿来源菊科艾属植物东北蛔蒿Artemisia finita Kitag.,以花蕾入药。夏季花开放前采集,

  • 白粉蕨

    药材名称白粉蕨拼音Bái Fěn Jué别名小蕨萁来源蕨类中国蕨科华北粉背蕨Aleuritopteris kuhnii (Milde)Ching,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内蒙古、

  • 舒戛千里光

    药材名称舒戛千里光拼音Shū Jiá Qiān Lǐ Guānɡ别名大白叶子火草、白叶火草来源菊科舒戛千里光Senecio nagensium C. B. Clarke,以根入药。生境分部西

  • 猪脑

    《中药大辞典》:猪脑药材名称猪脑拼音Zhū Nǎo出处《别录》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脑髓。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性味①《纲目》:"甘,寒,有毒。"②《四川中药

  • 续断

    《全国中草药汇编》:续断药材名称续断拼音Xù Duàn英文名RADIX DIPSACI别名川续断、和尚头、山萝卜来源本品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Dipsacus asperoides

  • 石桢楠根

    药材名称石桢楠根拼音Shí Zhēn Nán Gēn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樟科植物四川钓樟的根。原形态四川钓樟,又名:石桢楠、兰花树。乔木,高达17米。叶纸质,线状长椭圆形,长14

  • 叉歧繁缕

    《全国中草药汇编》:叉歧繁缕药材名称叉歧繁缕拼音Chā Qí Fán Lǚ来源石竹科叉歧繁缕Stellaria dichotoma L.,以根、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华北、西北、四川。

  • 舌状蜈蚣藻

    药材名称舌状蜈蚣藻来源藻类红藻门舌状蜈蚣藻Grateloupia livida (Harv.) Yamada,以叶状体入药。功能主治驱蛔虫、鞭虫、蛲虫。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黎辣根

    《中药大辞典》:黎辣根药材名称黎辣根拼音Lí Là Gēn别名梨罗根(《中国树木分类学》),红点秤、一扫光、铁包金(《南宁市药物志》),黎头根、琉璃根、土黄柏(《湖南药物志》),马

  • 钮子瓜

    药材名称钮子瓜拼音Niǔ Zǐ Guā英文名Maysor Zehneria别名土瓜、野黄瓜、老鼠拉冬瓜、天罗网、钮子果、红果果、大树献钮子。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相干物钮子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