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油草

油草

《中药大辞典》:油草

药材名称油草

拼音Yóu Cǎo

别名油麻

出处《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千金子全草。夏、秋间采收,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根细长须状,簇生。秆丛生,直立或基部稍倾斜,节明显,节间长,着地之节处,易再生根。叶片扁平或多少卷折,线形,长7~25厘米,宽0.3~0.6厘米,先端渐尖,全缘,稍粗糙,叶鞘无毛,叶舌长0.1~0.2厘米,膜质,多细裂成纤毛状。枝梢生圆锥花序,长10~30厘米,分枝及主轴均微粗糙,分枝长达6厘米;小穗绿白色至带紫色,长0.2~0.4厘米,具花3~7朵;颖膜质,不等长,具1脉,背脊粗糙;外稃具3脉,先端锐尖,无毛或下部具短毛;花药长约0.5毫米。颖果,椭圆形,长约0.1厘米。花、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野生于路旁、田边、溪边潮湿处。分布华东、华中、华南和四川、贵州、陕西等地。

性味淡,平,无毒。

功能主治行水破血,攻积聚,散痰饮。

复方①治症瘕:油草五钱,水煎服。

②治久热不退:油草、路边荆各三钱,水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油草

药材名称油草

拼音Yóu Cǎo

英文名Herb of Chinese Sprangletop

别名油麻、千金子

出处出自《湖南药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油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tochloa chinensis (L.) Nee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晒干。

原形态千金子,一年生草本,根须状,秆丛生,直立,基部膝曲或稍倾斜,着土易生根,高30-90cm,平滑无毛,具3-6节。叶鞘无毛,大都短于节间;叶舌膜质,长1-2mm,多撕裂,具小纤毛;叶片扁平或多少卷折,先端渐尖,微粗糙或下面平滑,长5-25cm,宽2-6mm。圆锥花序长10-30cm,分枝及主轴均微粗糙,前者长达9cm;小穗多带紫色,长2-4mm,含3-7小花;颖具1脉,脊上业糙,第1颖较短而狭窄,长1-1.5mm,第2颖长1.2-1.8mm;外稃先端钝,具3脉,无毛或下部被微毛,第1外稃长约1.5mm;花药长0.5mm;颖果长圆形,长约1mm。花、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潮湿土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及陕西等地。

性味淡;平;辛

功能主治行水破血;化痰散结。主症瘕积聚;久热不退

用法用量内服:水煎服,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寄马桩

    《全国中草药汇编》:寄马桩药材名称寄马桩拼音Jì Mǎ Zhuānɡ别名鸡麻抓、赫勒尼-努德[蒙名]来源百合科天冬属植物戈壁天门冬Asparagus gobicus N. Iran. ex

  • 茄子根

    药材名称茄子根别名茄根来源茄科茄属植物白茄Solanum melongena L.的根。秋季挖根,除去须根及杂质,切片晒干。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祛风止咳,收敛止血。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老年慢性

  • 下冈哇

    药材名称下冈哇拼音Xià Gānɡ Wā别名展毛翠雀花出处《晶珠本草》记载,德木萨止泻痢。德木萨分为三种,生长在山头,植株短,叶厚,花甚白,光泽不明显者称为洛赞青保;花小,淡蓝色,生长在浅山坡、山沟者

  • 樗叶花椒皮

    药材名称樗叶花椒皮拼音Chū Yè Huā Jiāo Pí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的树皮。立夏前后,剥取树皮,晒干。生境分部产浙江、福建等地。性状干燥树皮呈

  • 菩提树皮

    《中药大辞典》:菩提树皮药材名称菩提树皮拼音Pú Tí Shù Pí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橡树种植物南京椴的树皮及根皮。同属植物毛枝椴的树皮及根皮与本植

  • 亮叶桦根

    《中药大辞典》:亮叶桦根药材名称亮叶桦根拼音Liànɡ Yè Huà Gēn别名狗啃木(《贵州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桦木科植物亮叶桦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亮叶桦

  • 鱼虱子

    《中药大辞典》:鱼虱子药材名称鱼虱子拼音Yú Shī Zi别名鱼鳖、鱼寄生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浪飘水虱科动物张氏鱼怪的全体。捕得有鱼虱子寄生的鱼后,自鱼胸鳍的白色囊中取出,炕干或晒干。原

  • 牛屎树

    药材名称牛屎树拼音Niú Shǐ Shù别名桤木皮(《天宝本草》),罗拐木、菜壳蒜(《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桦木料植物桤木的嫩叶及树皮。全年可采。原形态落叶乔

  • 美丽风毛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美丽风毛菊药材名称美丽风毛菊拼音Měi Lì Fēnɡ Máo Jú别名漏子多吾[藏名]来源菊科美丽风毛菊Saussurea superba Anth

  • 鲤鱼皮

    《中药大辞典》:鲤鱼皮药材名称鲤鱼皮拼音Lǐ Yú Pí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皮。化学成分主要为蛋白质、脂肪等。此外,尚含叶黄素及一种类似于蝲蛄素的红色色素;从绯鲤(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