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油菜子油

油菜子油

药材名称油菜子油

拼音Yóu Cài Zǐ Yóu

别名香油(《本经逢原》),菜子油(《摄生众妙方》)。

出处《纲目》

来源油菜子脂肪油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芸苔"条。

功能主治治肠梗阻,汤火灼伤,湿疹。

本经逢原》:"治痈疽及痔漏中生虫,以香油涂之。"

复方①治风疮不愈:陈菜子油同穿山甲末,熬成膏涂之。(《摄生众妙方》)

②治汤火伤灼:菜子油调蚯蚓屎搽之。(《简便单方》)

③治无名肿毒,风疹,皮肤瘙痒,湿疹:生菜子油,外搽,一日数次。治疗时期,忌用水洗患处。(《浙江中医》9(6):227,1966)

临床应用治疗肠梗阻:按年龄大小用菜子油1~5两(10两制),1次或2次服下,不能口服者由胃管注入。同时配合必要的辅助疗法,如补液、输血,纠正酸中毒,抗休克,应用抗菌素等。一般服后3~4小时肠鸣增加,有的暂时腹痛加重,但随后即痛减胀消;约8小时左右解大便,症状消失。治疗35例,痊愈26例,无效9例。本药对蛔虫性及食物性肠梗阻效果较好,对扭转套叠性肠梗阻效果不佳。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五香血藤

    《中药大辞典》:五香血藤药材名称五香血藤拼音Wǔ Xiānɡ Xuè Ténɡ别名大活血(《天目山药植志》),紫金藤、钻骨风(《贵州草药》),血藤(《中草药资料》)。出处《贵州草药

  • 苦生叶

    药材名称苦生叶来源玄参科苦生叶Torenia vagans Roxb.,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牙痛,口腔炎,小儿疳积。用量3~5钱。外治外伤感染,毒蛇咬伤

  • 越橘叶

    《中药大辞典》:越橘叶药材名称越橘叶拼音Yuè Jú Yè别名熊果叶(《新疆中草药手册》)。出处《国药的药理学》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越橘的叶。6月间开花时采叶,晒干,贮干燥

  • 白芥

    《中药大辞典》:白芥药材名称白芥拼音Bái Jiè别名胡芥(《蜀本草》),蜀芥(《纲目》)。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嫩茎叶。原形态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茎较粗壮,高达1米

  • 阴香根

    《中药大辞典》:阴香根药材名称阴香根拼音Yīn Xiānɡ Gēn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樟科植物阴香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阴香皮"条。性味《岭南采药录》:"味辛。&q

  • 乌鸦肉

    药材名称乌鸦肉拼音Wū Yā Ròu别名大嘴乌鸦、老鸦、秃鼻乌鸦来源雀形目鸦科大嘴乌鸦Corvus macrorhynchus Wagler.;秃鼻乌鸦C. frugilegus L.,以肉

  • 酒饼叶

    《中药大辞典》:酒饼叶药材名称酒饼叶拼音Jiǔ Bǐnɡ Yè别名山橘叶(《岭南采药录》),狗牙花(《中国树木分类学》),鸡爪校(《陆川本草》),宝塔子、鸡爪香、鸡爪兰(《南宁市药物志》),

  • 梨枝

    《中药大辞典》:梨枝药材名称梨枝拼音Lí Zhī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或秋子梨等的树枝。功能主治《圣惠方》:"治霍乱吐利,煮汁饮。"摘录《中药大辞典》《中

  • 香石藤果

    《中药大辞典》:香石藤果药材名称香石藤果拼音Xiānɡ Shí Ténɡ Guǒ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木兰科植物披针叶五味子的果实。秋、冬采收,蒸后取出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

  • 牛筋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筋草药材名称牛筋草拼音Niú Jīn Cǎo别名蟋蟀草、路边草、鸭脚草、蹲倒驴、牛顿草、千人踏来源为禾本科蟋蟀草属植物牛筋草Eleusine indica (L.)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