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渐尖毛蕨

渐尖毛蕨

《中药大辞典》:渐尖毛蕨

药材名称渐尖毛蕨

拼音Jiàn Jiān Máo Jué

别名小叶凤凰尾巴草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金星蕨科植物渐尖毛蕨根茎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80~150厘米。根茎长而横走,顶部密生棕色披针形鳞片。叶远生;叶柄长30~60厘米,褐色,鳞片稀少,被毛或无毛;1回羽状复叶,叶片倒披针形,长60~100厘米,宽15~30厘米,先端有急细的顶片,下部羽片稍缩短,亚革质,羽片13~20对,线形,长8~15厘米,宽10~18毫米,先端长渐尖。羽状浅裂至中裂,裂片宽2~3毫米,具尖,全缘或有微锯齿,基部上向的裂片常稍长,顶羽片长8~15厘米,宽1.2~1.5厘米;叶脉羽状分离,中肋及叶下各脉偶或被毛,仅基部一对侧脉联结并延伸至膜质的弯缺处。孢子囊群大,圆形,着生于叶下侧脉上而近于边缘,囊群盖圆肾形。孢子期6~12月。

生境分部生于路旁湿地、溪边或林中。分布长江以南各地,东至台湾,北至陕西南部。

功能主治治狂犬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8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渐尖毛蕨

药材名称渐尖毛蕨

拼音Jiàn Jiān Máo Jué

英文名Rhizome of Acuminate Trivein Fern

别名金星草小叶凤凰尾巴草、小水花蕨、牛肋巴、黑舒筋、舒筋草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星毛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closorus acuminatus (Houtt.) Nakai[polypodium acuminatum Hout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80-150cm。根茎长而横生,连同叶柄基部疏被棕色、全缘的披针形鳞片。叶远生;叶柄长320-60cm,深禾秆色,向上略被柔毛或近无毛;叶片厚纸质,两面近无毛,披针形,长60-100cm,宽15-30cm,二回羽裂;羽片15-20对,互生,无柄,线状披针形,长8-15cm,宽1-1.8cm,先端渐尖,基部截形,羽状浅裂至半裂,下部的羽片反折而不缩短或稍缩短;裂片斜向上,18-24对,长圆形,宽2-3mm,先端锐尖,全缘或有微齿,基部上侧1片裂片常较长,叶轴、羽轴和中脉下面被刚毛;叶脉羽状,下面隆起,侧脉每裂片7-8对,基部1对交接,第2对伸达缺刻底部的透明膜,第3对以上伸达缺刻以上的叶边。孢子囊群圆形,背生侧脉中部稍上处;囊群盖大,圆肾形,棕色,膜质,最后卷缩,密生柔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1200m的田边、路旁或林下溪谷边。

资源分布:分布长江以南各地,东至台湾,北至山西,西达秦岭南部。

性味苦;平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健脾。主泄泻;痢疾;热淋;咽喉肿痛;风湿痹痛;小儿疳积;狂犬咬伤;烧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150-180g。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花花草

    药材名称花花草拼音Huā Huā Cǎo别名花叶叶、小花草、彩斑桑勒草来源野牡丹科花花草Sonerila picta Kort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淡,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结膜炎

  • 匐地龙

    药材名称匐地龙拼音Fú Dì Lónɡ别名铺地黄、黄花珠、地黄花草、黄花草、九连灯、临时救来源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匐地龙Lysimachia hui Diels,以全草入药

  • 木竹子

    《中药大辞典》:木竹子药材名称木竹子拼音Mù Zhú Zi别名岭南倒捻子(《中国树木分类学》),岭南山竹子(《广州植物志》),木竹果、冬竹子、龙檬果、罗楝子、黄牙果、染牙果(《广西

  • 小红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红参药材名称小红参别名紫参、红根根药、猫儿搬到甄[四川木里]、三对叶丹参、小红丹参[四川西昌]来源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三叶鼠尾Salvia trijuga Diels,以根入药。春

  • 一叶荻

    药材名称一叶荻拼音Yí Yè Dí别名叶屈珠、小粒蒿、花扫条、马扫帚牙、小孩拳、叶下珠(《中国药植志》),狗舌条(《东北木本植物图志》),八颗叶下珠(《浙江天目山药檀志》

  • 大叶南苏

    药材名称大叶南苏拼音Dà Yè Nán Sū别名小南苏、金竹标、青竹标、小过山龙、爬树龙、过江龙、爬山虎、大青竹标、小石芝藤、万年青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大叶南苏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

  • 京大戟

    《中国药典》:京大戟药材名称京大戟拼音Jīnɡ Dà Jǐ英文名RADIX EUPHORBIAE PEKINENSIS别名大戟、龙虎草、天平一枝香、膨胀草、将军草、震天雷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

  • 散血草

    《中药大辞典》:散血草药材名称散血草拼音Sàn Xuè Cǎo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旋蒴苣苔的带根全草。春季采挖,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叶基生;卵形或近圆形,

  • 蠵龟筒

    《中药大辞典》:蠵龟筒药材名称蠵龟筒拼音Xī Guī Tǒnɡ别名鼋皮(《日华子本草》),蟕蠵壳、蟕蠵甲(《本草图经》)。出处《纲目》来源为海龟科动物蠵龟的皮及鳞甲。原形态蠵龟(《纲目》),又名:灵龟

  • 毛黄堇

    药材名称毛黄堇拼音Máo Huánɡ Jǐn别名干岩矸来源为罂粟科紫堇属植物毛黄堇Corydalis tomentella Franch.,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晒干用。性味苦,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