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牡荆沥

牡荆沥

《中药大辞典》:牡荆沥

药材名称牡荆沥

拼音Mǔ Jīnɡ Lì

别名牡荆汁(《登真隐诀》)。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马鞭草科植物牡荆茎汁

制法将新鲜荆木裁成尺余长之小段,两端架于砖上,其下以火烧之,则茎汁从两端沥出,以器承取之。

性味甘,平。

①《登真隐诀》:"冷而甜。"

②《纲目》:"甘,平,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辛,平。"

归经《本草汇言》:"入手少阴、太阴,足阳明、厥阴经。"

功能主治除风热,化痰涎,通经络,行气血。治中风口噤,痰热惊痫,头晕目眩,喉痹,热痢,火眼。

①《登真隐诀》:"治心风。"

②《本草抬遗》:"饮之去心闷,烦热,头风旋,目眩,心头漾漾欲吐,卒失音,小儿心热惊痫;止消渴,除痰唾,令人不睡。"

③《丹溪心法》:."开经络,行气血。"

④《纲目》:"除风热,开经络,导痰涎,行血气,解热痢。"

用法用量内服:沸水冲,1~2两。外用:涂敷或点眼。

复方①治中风口噤:荆沥,每服一升。(《范汪方》)

②治高热痉挛,痰鸣气急:牡荆沥、竹沥,开水冲服。(《湖南药物志》)

③治头风:服荆沥不限多少,取差止。(《千金方》)

④治喉痹:烧荆汁服之。(《千金方》)

⑤治赤白痢五、六年者:烧大荆如臂,取沥,服五、六合,即得差。(《肘后方》)

⑥治目卒痛:烧荆木出黄汁敷之。(《肘后方》)

⑦治火眼:牡荆沥汁点眼。(《湖南药物志》)

⑧治疮:荆木烧取汁,敷之。(《僧深集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牡荆沥

药材名称牡荆沥

拼音Mǔ Jīnɡ Lì

英文名juice of Hempleaf Negundo Chastetree

别名荆沥、牡荆汁、黄荆茎沥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茎用火烧灼而流出的液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ex negundo L. Var. cannabifolia (Sieb. Et Zucc.) Hand.- Mazz.

原形态牡荆,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株高1-5m。多分枝,具香味。小枝四棱形,绿色,被粗毛,老枝褐色,圆形。掌状复叶,对生;小叶5,稀为3,中间1枚最大;叶片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基部楔形,边缘具粗锯齿,先端渐尖,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通常被柔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0-20cm;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花冠淡紫色,先端5裂,二唇形。果实球形,黑色。花、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山向阳的山坡路边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及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

炮制夏、秋采新鲜牡荆粗茎0.3m左右,两端架于砖上,其下以火烧之,则茎汁从两端沥出,以器取之。

性味味甘;性凉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除风热;化痰涎;通经洛;行气血。主中风口噤;痰热惊痫;头晕目眩;喉痹;热痢;火眼

用法用量内服:沸水冲,30-60ml。外用:适量,涂敷;或点眼。

各家论述1.《丹溪心法》: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治痰,气实而能食用荆沥,气虚少食用竹沥,必用姜汁助之。

2.《本草纲目》:荆沥,化痰祛风为妙药。故孙思邈《千金翼》云,凡患风人多热,常宜以竹沥、荆沥、姜汁合五合和匀热服,以瘥为度。陶弘景亦云,牡荆汁治心风为第一。《延年秘录》云,热多用竹沥,寒多用荆沥。

3.《本草述》:按《延年秘录》云,热多用竹沥,寒多用荆沥,似以荆沥为温也。夫荆叶方谓其苦寒,而沥乃茎叶之所出,谓其为温可乎?如牡荆汁冷而甜,在陶隐居言之;而丹溪又云气虚不能食者用竹沥,气实能食者用荆沥,则兹味之气,非温而凉明矣。且参之荆叶治九窍出血者,似能于阳中守阴,如血固所主,此隐居所以谓之治心风也。更参之心虚惊悸一方,是又非泛然以寒胜热也,即方书治肝中风,心神烦热,言语蹇涩,不得眠卧者,似有以合于离中之坎,而守其清明之神者也。然则先哲谓为治心风第一者,岂无所见哉,然与竹沥各有攸宜之用,不可不察,非徒以气实气虚分也。

4.《登真隐诀》:治心风。

5.《本草拾遗》:饮之去心闷,烦热,头风旋,目眩,心头漾漾欲吐,卒失音,小儿心热惊痫;止消渴,除痰唾,令人不睡。

6.《丹溪心法》:开经络,行气血。

7.《本草纲目》:除风热,开经络,导痰涎,行血气,解热痢。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碎骨红

    药材名称碎骨红拼音Suì Gǔ Hó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广东金叶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aibindendron kwangtungenseS.Y.Hu(C.kwangtungen

  • 唢呐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唢呐花药材名称唢呐花拼音Suǒ Nà Huā别名炮胀花、炮胀筒、金鸡豇豆、两头毛、麻叶子、羊胡子草、羊奶子、燕山红、岩喇叭花来源紫葳科角蒿属植物毛子草Incarville

  • 咖啡

    药材名称咖啡拼音Kā Fēi别名咖啡豆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小果咖啡、中果咖啡及大果咖啡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offeaarabicaL.2.CoffeacanephoraPierre

  • 火绒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火绒草药材名称火绒草拼音Huǒ Rónɡ Cǎo别名老头草、薄雪草、老头艾来源为菊科火绒草属植物火绒草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 (Will

  • 蝙蝠葛根

    药材名称蝙蝠葛根拼音Biān Fú Gě Gēn别名狗葡萄根、磨石豆根(《吉林中药手册》),山花子根、光光叶根(《山东中药》)。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根茎。4~5月或8~

  • 对节叶根

    药材名称对节叶根拼音Duì Jié Yè Gēn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爵床科植物对节叶的根。性味辛咸,寒。功能主治活血止痛。治劳伤疼痛:对节叶根一两,刺五加五钱。泡酒服。

  • 陈冬菜卤汁

    药材名称陈冬菜卤汁拼音Chén Dōnɡ Cài Lǔ Zhī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盐腌冬菜的陈年卤汁。原形态参见"干冬菜"条。性味咸,寒。功能主治清肺火痰嗽,

  • 山藤藤秧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藤藤秧药材名称山藤藤秧拼音Shān Ténɡ Ténɡ Yānɡ别名野葡萄、山葡萄来源为葡萄科葡萄属植物黑水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以

  • 星状风毛菊

    药材名称星状风毛菊拼音Xīnɡ Zhuànɡ Fēnɡ Máo Jú别名伏地风毛菊来源菊科星状风毛菊Saussurea stella Maxi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甘

  • 朴树叶

    《中药大辞典》:朴树叶药材名称朴树叶拼音Pò Shù Yè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榆科植物朴树的叶片。功能主治叶汁,治漆疮。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朴树叶药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