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猪毛参

猪毛参

药材名称猪毛参

拼音Zhū Máo Shēn

别名猪鬃草、小猪鬃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铁线蕨科植物普通铁线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diantum edgeworthii Hook.[A.caudatum L.var.edgeworthii Bedd.]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植株高20-35cm。根茎短而直立,顶部连同叶柄基部被近黑色、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0-15cm,栗红色,向上光滑;叶片坚纸质,线状披针形,长8-20cm,宽2-3cm,顶端长渐尖头(叶轴栗红色,通常先端延伸成鞭状,着地生根,行无性繁殖),一回羽状;羽片15-30对,互生,中部的较大,长约1.5cm,宽约8mm,对开式三角形,上缘浅裂至深裂,基部不对称,截形,下缘直而全缘;向下各羽片稍缩短,向上的渐变小,稀疏,同形;叶脉扇形,多回二叉分枝,伸达叶缘。孢子囊群长圆形或圆肾形,横生于由裂片先端变质反折的囊群盖下面,每羽片2-5个;囊群盖圆肾形或长圆形,上缘平直,灰棕色,全缘,无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2500m的林下湿地或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西北、西南及山东、台湾、河南等地。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利尿通淋;止血。主热淋;血淋;刀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猫儿屎果

    药材名称猫儿屎果拼音Māo ér Shǐ Guǒ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木通科植物矮杞树的果实。秋季成热时采摘,晒干。性味①《贵州草药》:"甘辛,平。"②《陕西中草药》:&

  • 海蟹壳

    药材名称海蟹壳拼音Hǎi Xiè Ké来源药材基源:为梭子蟹科动物三疣梭子蟹的甲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rtunus trituberculatus(Miers)采收和储藏:加工或食用时,拣取外壳

  • 金顶蘑

    药材名称金顶蘑拼音Jīn Dǐnɡ Mó别名榆蘑、黄树窝、榆黄蘑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蘑科真菌金顶侧耳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 Sing.采收和储藏

  • 黄花岩松

    药材名称黄花岩松别名玉蝴蝶来源景天科景天属植物黄花岩松Sedum leucocarpum Franch.,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晒干或鲜用。性味辛,平。功能主治清热消炎。用于肝炎;外用治中耳炎,烧烫伤。

  • 水稻清乳汁

    药材名称水稻清乳汁拼音Shuǐ Dào Qīnɡ Rǔ Zhī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竹叶榕的乳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stenophylla Hemsl.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间切割树皮,

  • 聚头蓟

    药材名称聚头蓟别名葵花大蓟来源菊科聚头蓟Cirsium souliei (Franch.) Mattf.,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青海、四川、西藏。性味甘,苦。功能主治凉血,消炎散肿。主治吐血,鼻出

  • 石霜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霜药材名称石霜拼音Shí Shuānɡ来源地衣类网衣科黑红衣属植物高山黑红衣Mycoblastus alpinus (Fr.)Kernst.,以叶状体入药。夏季雨后或小

  • 蟾皮

    《中药大辞典》:蟾皮药材名称蟾皮拼音Chán Pí别名蛤蚆皮(《医方约说》),癞蟆皮(《中药材手册》)。出处《本经逢原》来源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皮。化学成分皮的特殊

  • 铁箭矮陀

    药材名称铁箭矮陀别名野皂角、篦子草来源豆科决明属植物短叶山扁豆Cassia mimosoides L. var. wallichiana DC.,以根入药。秋冬采集,洗净,切片晒干。性味微苦、涩,平。

  • 薄荷油

    《中药大辞典》:薄荷油药材名称薄荷油拼音Bò He Yóu出处《重庆堂随笔》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薄荷或家薄荷的鲜茎叶经蒸馏而得的芳香油。性状为无色至淡黄色或绿黄色的油状液体,具有纯馥的